而对于欧洲北部绝大多数城市来说,此时还是片银装素裹景象。
位于波罗海湾角,宁静格赖夫斯瓦尔德小城郊区,坐在螺旋石7—X实验室里克雷伯正
开个玩笑,陆舟停顿片刻,继续说道,“不过有点可以肯定是,等真到那天,们国家电气行业将迎来飞跃式发展。”
虽然陆舟对经济学没有研究,但直觉告诉他,这其中价值不是用货币能够衡量。
戴团长:“飞跃?像改开那会儿?”
陆舟用开玩笑语气说道:“不好说,也没准是工业g,m。”
工业g,m啊……
几乎是每次路过这里,陆舟都能感受到它与上次不同。
在十倍人力物力支援下,工程进度以天为单位,正以肉眼可见速度推进着。
恰好正在现场巡视,注意到从车上下来陆舟,戴团长大步流星地走过来,笑着和他打个招呼。
“什风把你吹来?”
陆舟:“正准备回家,刚好路过这边,就顺路来这里转圈。马上要过年,辛苦你们。”
二月,金陵飘起雪,马上便是新年。
这些天来,陆舟几乎是住进实验室里。
虽然是买房子,却没回去住过几次,实在是有些可惜。
不过好在新年前几天,手边研究工作终于是完成,而这也令他长出口气。
其实这些工作并不定非要赶在新年前完成。
这听起来,还真是个遥远词汇。
就算是人类文明历史上,也只发生过三次而已。
看向不远处大楼,戴团长目光中,不由得多几分期盼……
……
金陵雪来得快,走得也快,不多时便停。
戴团长不在意地说道:“没事,这点辛苦算个啥?”
工程不验收,不开誓师大会。
今年年饭,他们从开始,就没打算过在工地外面吃。
与陆舟寒暄几句,看向不远处那栋在建研究所,戴团长眯着眼睛,有些神往说句:“你说咱国家要是用上可控核聚变电,每年能省多少钱在能源上?”
“拿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恐怕没法给你个准确数字。”
不过能在这时候完成这项成果,多少还是能为他德国之行增添些筹码。
无论如何,为展开后续研究,台仿星器都是必须。
措辞礼貌地编辑封邮件,寄给远在德国克雷伯教授,陆舟换上自己外套,离开研究所。
从研究所出来之后,他呼吸口外面新鲜空气,在回家之前,顺路去STAR仿星器研究所工地那边转圈。
寒冷丝毫没有冻结工人们热情,和项目刚开张时候样,此刻工地上正片热火朝天景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