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各表枝,却说在天香楼,目送邵公子离去后,袁花魁对方应物道:“今日见
你们两位,贱妾算是明白
什
叫做文人相轻。”
方应物没有理睬袁花魁打趣,若有所思地问道:“刚才邵朋友说
句,即将有北方贵客来到,你可知道此为何人?”
袁花魁答道:“他又未仔细说明,贱妾如何得知?但听邵公子说过,他有个舅舅在朝中为尚书,或许与此有关。”
虽然袁花魁没有详细说明,但方应物也是去过京城,并为救父亲到处拜过码头,对朝中内阁、部院情况有所
解,当即想起
人来,那就是礼部尚书邹干。
这邹尚书乃是杭州钱塘人,如果邵公子有个尚书舅舅话,那也只可能是邹尚书。
到劭府做客这位先生,也是邵老爷
老相识,几年前进
镇守太监府做事。不然若是由
个陌生人凭空提出这种密谋,邵老爷根本不会郑重对待。
他见邵公子也到,便详细解释道:“本次出
提督市舶司太监误伤读书人性命
事情,士子们舆论汹汹,其实本省镇守太监李公公内心是想退让
。不然事情短期内无法解决,若影响到乡试就麻烦
。
但又不能如此轻易退让,否则随便几个人去府前聚众围闹就能迫使省之镇守中官让步,那李公公
体面何在?若今后人人效仿,岂不烦不胜烦?
所以李公公需要个台阶下,需要有人做出更激烈
表现,后来者不敢轻易效仿
表现,例如公开发揭帖、上书等,然后李公公顺势而下
做出让步。
在下知道贵府近日动作频频,小公子也正需要扬名,便做次中间人,向李公公推荐
贵府。那李公公也答应
,但是需要贵府出资五百两银子买这
次扬名
机会。”
“不是家人不进
家门,原来是邹尚书这个老匹夫……”方应物忍不住自言自语道。
难怪邵家敢图谋为邵公子刷声望,难怪敢用贬损非议恶劣手段对付自己这巡抚亲戚,他们也不是没有底气
,未必在乎巡抚。
袁花魁
邵家父子开始还疑神疑鬼
,天下哪有好事送上门
道理?但听到李太监索要钱财时,两人便就放心
,不怕他图财,就怕他看似无所图。死要钱这才是符合常理
情况。
邵老爷有意锻炼自家儿子处事能力,没有做出决定,只对儿子问道:“士林之事你更熟悉,你看如何?”
邵琛思忖片刻,不禁想起方应物
嘴脸,那方应物说要在三天后上书,他只要抢在前面,就是夺去
方应物
大风头。
你去死罢!邵公子断然道:“可以做!而且要尽快做,抢在三日内!最好明日就做!”
“明日是来不及,总得准备
两天,后日差不多。”邵老爷犹豫
下,也答应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