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生灵进入其中,都要受到法则压制。
余慈是唯例外,由于他对心内虚空
彻底掌控
余慈不允许自己在“伤春悲秋”中停留太长时间,很快就从中纠正过来,却也是自然而然地,从自家心境中,抽股情绪,留存待用。
……
做完才是怔,什
时候,类似
事情做起来,都是天经地义
呢?
余慈终究没有在迷惑中停驻太久,很快就要离开,他还要去解决些事情。
本体在假山小亭上站着,神意已经穿入心内虚空,凝成个虚影,便在他现身
刹那间,心内虚空灵如转丸,平等天、星辰天、人间界、万魔池都是在他眼前翻滚化现,由他“挑选”进入何处。
山之顶,这里是全岛地势最高地方,风景绝佳,工匠也在这里修
座小亭,以为观景之用。
下意识里,余慈其实不太喜欢这种地方,因为在他将全岛情形览无余
时候,更多
人也将他看个通透。他其实也很清楚,如此心态,正是过往数十载,那个连用数个分身化名,闹得真界各地天翻地覆,却始终不露真身
本心写照。
可如今,他既然选择停在最高处,就必须将承受众人目光聚焦。
余慈站在亭中,越过院中屋脊,观浩缈烟波,极致目力尽头,心胸为之畅。
其实,心态转换,也就是那回事儿。之前
排斥,仅仅是对自身实力
怀疑,趋向万全
本性罢
,当明确
内外天差地别
距离时,自然而然就把脚下
切忽略掉。
证严和尚在哪里?
念既生,浑茫虚空便锁定
位置,余慈
步跨出,就到
目标所在。
在与环带湖环境非常相似湖畔,证严结跏趺坐,静静观水。他
道残魂,摆出如此端正
姿势,依旧有凝实之意,非是故意作态。显然,在心内虚空多日,残魂倒是渐有滋养,而最重要
是,此人心志端凝,难以撼动,形之于外,方能成此势。
余慈倒也不急着和他说话,刚刚跨空而至,让他略有所悟。
当自辟虚空神通与心内虚空彻底交融,这片天地也就是实实在在
,也有远近、高下
空间规则,甚至也概略成形
天地法则体系。
此时,他与绝大多数人所关注世界,已经疏离很多……很多!
余慈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
凡人七情六欲,世间
道德法理,很多时候,都无法承受长生真人这样
“庞然大物”,说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错非圣人,谁能在方寸之间,游刃有余?
就算余慈有所自省,想要照顾得面面俱到,也非常困难。
他思维,也在实力
攀升中,不知不觉发生
异化。这种异化,是为
更有效地发挥他
力量,可往往就是这里
落差,使得心魔潜伏,危机暗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