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奏折中,曾国藩还猛烈抨击湖南驻军“将士畏葸疲玩,已成痼习,劝之不听,威之不惧,竟无可以激励之术”(35)。苦口婆心地劝导不听,吓唬他们也不怕,对他们竟然没有任何办法。
咸丰皇帝最恨就是临阵逃脱将领,而且他也认为曾国藩这个人比较诚实,不会在这样问题上说谎话。于是六月二十九日,咸丰皇帝下旨,将清德革职拿办。这是曾国藩出山之后,与湖南官场发生第次正式冲突。
从表面上看,曾国藩在这次冲突中取得大胜,实际上,失败隐患已根植在这场“大胜”之中。
晚清官场最重要潜规则是“官官相护”。常在河边走,谁能不湿鞋?只有彼此掩盖,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家
,他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进行政治动员。他亲自训话,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不得扰民。
这当然是好事,没想到这件事引发场大祸。
和过去样,在练兵问题上,曾国藩又次把手伸向自己权力范围之外。
和各地国家军队样,驻长沙绿营军,军纪废弛、四处扰民,让全长沙头疼。曾国藩命令驻省正规军队每月三日、八日,与湘军起“会操”。反正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多让他们听听有什坏处呢?曾国藩自己说“传唤(绿)营兵,同操演,亦不过令弁委前来听教语”(34),开启他们天良。
这利国利军之举,却差点让曾国藩送命。
大清政治惯例是文官不管军队日常事务,更何况皇帝命令曾国藩办是团练,是民兵,他没权把手伸到绿营这里。文官们虽然痛恨曾国藩,但也只能形于辞色。性情粗野军人们却没有这好脾气,他们立刻付诸行动。
带头闹事,是长沙副将清德。他在太平军进攻湖南时曾临阵脱逃,此时面对曾国藩却很勇敢。他不仅带头抵制会操,“操演之期,该将从不至”,而且摇唇鼓舌,四处鼓动各军不要受曾国藩摆弄。
行事至刚曾国藩立刻给皇帝上个折子,弹劾清德。曾国藩说:
长沙协副将清德,性耽安逸,不理营务。去年九月十八日贼匪开挖(长沙)地道,轰陷南城,人心惊惶之时,该将自行摘去顶戴,藏匿民房;所带兵丁,脱去号褂,抛弃满街,至今传为笑柄。
也就是说,清德这个人平时贪图安逸,不管理军营事务。去年九月十八日,太平军进攻长沙,挖地道放炸药轰塌南城。就在城里人心惶惶时候,清德竟然偷偷摘掉军官官帽,藏到民房里。他所带领士兵,也脱去军装,扔大街,到今天仍然是长沙人笑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