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否则就是犯禁,按照法律要受到鞭笞20下处罚。只有病人和办丧事人,经过批准以后才可以在夜间出入坊门。这种制度执行得很严格,所谓“六街鼓绝行人歇,九衢[qu渠]茫茫空有月”即是对此情景写照。自唐玄宗以后,为庆祝上元节,规定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夜晚可以开坊门,允许百姓在街道上燃灯游戏。西汉到北魏时,高官甲第都不造在里中而沿街开门,而在隋唐长安,无论官吏和平民住宅律都造在坊中,从而达到古代都城封闭式结构顶峰。
早在春秋时代,中原些国家都城已出现特设商业区——“市”,齐景公就曾因为臣子晏婴住宅靠近市,过于吵闹,要予以更换。战国时市已很多。到西汉长安时,明确记载便有九市,市内不仅有商业区,而且有手工业作坊。魏晋洛阳有三市,分别在城西、城东和城南,比汉长安更为集中。隋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据对西市发掘,南北略长,东西稍短,各在千米上下,周围筑墙,沿墙有街,中间有“井”字型街,通向四面八个门,把全市分成九个长方形区域,市中央设市署和平准局等管理机构。
在封闭式里坊形成同时,封闭式结构市区至少在战国时已开始出现。市区四面有围墙,每面中间设门,称为市门,按规定市门要按时开关。唐代,每天正午咚咚地打300下鼓以后,店铺才能开门;当太阳快下山时候,打300下钲〔zheng征〕(种状如盘子铜制乐器),店铺就要关门。
自唐代后期以来,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这种封闭式坊市制遭到猛烈冲击,长安城里不仅出现法令禁止夜市,还屡屡发生私拆坊门,向大街辟门出入事件。在近市坊,出现类似今天旅店式供人短期租用停憩场所,成市内最繁华热闹地方,甚至“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到五代后周修建开封外城时,适应时代需要,不再像唐代那样建造坊墙,而是准许居民沿街造屋,并用相当于街道宽度1/10面积在路旁种树、掘井和搭盖凉棚,逐渐形成开放式坊市制度和街道制度。北宋继续这变化,到中期,东京里坊旧有东西两市也已消失。在此前后,其他城市也都发生相应变化。
改制以后北宋开封,商业不再存在于若干个市内,而是分散在都城各个地方,和居民区相混杂,店铺、酒楼沿街设立,面街开放,城市面貌焕然新。那种集中于寺庙观宇内贸易市场或定期集市开始形成。开封城相国寺,既是全城最大寺院,也是重要市场,它中庭两庑[wu五](古代堂下周围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