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京剧团上场,这个就顺畅很多。
节奏强啊,程式化表演,抬眼亮相,特别适合剪成短镜头。
而后台那边,急头白脸。
“张先生您来,您来!”
“谦儿你来吧!”
几分钟唱完小段,老头大汗淋漓,不知是热还是兴奋。
“很好很好,您任务完成。”
“诶诶,那回去。”
“这个您拿着。”
“使不得使不得!”
逐拍摄,听从导演指挥。但也别拘谨,有问题尽管说,渴饿也吱声,都管够。”
说完就不管,他纯属来看热闹。
导演开始讲解,让大家先演段,然后看效果。找最有感觉片段,最后浓缩成个个3秒钟镜头。
先上是焦秀岩。
拉洋片在清末传到京城,最早形式是以布做墙,围成场地,坐20-30观众。画挂在前头,绘山水人物,有人专门讲解,讲完张那边拉绳,换下张。
“您是长辈,镇得住场,必须您来!”
“就是,张先生您来吧。”
“那,那就却之不恭。”
歪肩膀张文顺拱拱手,感谢几位,尤其余谦。俩人都是捧哏,这是把露脸机会让给自己。
老头见工作人员塞过来个红包,忙道:“这咋能要钱呢?”
“们点心意,您就拿着。”
好说歹说揣兜里,老头驼着背走。
他岁数大,那边还有年轻呢,瞧那红包尺寸,嚯,忒大方!
顿时眼红心热。
画很大,所以又叫拉大片。
后来不断发展,变成小箱子,从孔里面瞧,又配锣、鼓、钹等,开始唱曲唱词。
拍就是这个过程,焦秀岩在上面唱,听不太懂,这种形式也比较平,没有刷亮感觉。
“许总,够呛能用。”导演悄声道。
“先拍吧,后期再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