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考进国际关系学院,读法国文学专业。
在校园里,看那多同学都在弹吉他,暑假便跟人家借琴,再开学,他就成弹得最好。
自学音乐,钢琴,写歌,古典音乐和歌剧也研究……天赋东西真没法讲,你找谁说理去?
1985年,刘焕毕业留校,又随中央讲师团赴乡村支教。期间,央视有个栏目组要办文艺晚会,遂把他找回来,唱几首英、法文歌曲。
这就算出道,也是许非找到他由头。
许非晃晃工作证,进校园,路摸到男生宿舍。
“咚咚咚!”
“请进!”
推开间宿舍门,见里面张小木板床,设施简陋,桌上有个小风扇来回转。个年轻人穿着背心裤衩,正在玩吉他。
“刘焕是吧,叫许非,给你打电话那个。”
专业事,交给专业人来做——这是许老师职场原则。
每个人都有长处短处,他把自己剖析特明白,自己优点在于统筹调度、分配资源、挖掘人才,以及超越时代眼光和传媒理念。
当然前两点还没机会施展。
真要说具体专业技能,他最擅美术,文字功底也可以,别就没。
正是这份清醒认识,才让他以新丁身份在剧组迅速上位,却不让人太过反感。服化道归他管,就得拿出样子来;摄影灯光是人家摊儿,得沟通着来;具体拍摄导演说算,那顶多提供意见……
“那个,事情都在电话里说清楚,要不先看看歌?”
“好,好。”
刘焕觉着对方超爽快,句废话没有。许非便从包里取出份乐稿,有词有谱。
他接过看,名字取得好,《少年壮志不言愁》,再瞧歌词,“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也写得好。
“哦,你好你好。”
年轻人站起身,个头不高,乌黑浓密短发,大嘴,嘴唇很厚,张脸胖乎乎,正是丈母娘喜欢类型。
许非跟他握握手,心中惊叹,哎呀真瘦啊!虽然也是脑袋大,脖子粗,但起码现在有脖子……
话说《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歌出来,他就没想过让别人唱,直接找到刘焕联系方式。
这位非常神奇,津门人,从没学过音乐,小时候在学校宣传队。说过相声,唱过快板,唱过京剧,相声说最好,跟戴志诚搭档,还被常宝华相中要收徒,结果家长没同意。
同时也多亏艺术中心开放作风,真要在央视根本施展不开,戴临风还是挺准。
太阳高照,又是炎热天。
许非赶到颐和园附近国际关系学院时,衬衫都湿透,塌出里面背心形状。他还不敢不正式点,毕竟是大学。
“同志,你有事儿?”
“找个人,之前约好,这是证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