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说那里是办公楼呀,也许是……”本能地要解释,可话讲到半就哑。何邝说得没错,不管废弃小楼以前是办公楼,还是宿舍楼,哪种答案都显得很突兀,之前却没往深处想过。不过,何邝好奇心不重,只是随便问句,他就不再关心。太阳渐渐西下,们转圈,最后就起走去江边。
何邝竹筏就在眼前,他倒不急着回去,而是接着跟唠叨往事。何邝虽然不是舟桥部队人,但他以前和唐二爷等人捞过不少尸体。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打捞遗体需要单位开介绍信,家属拿着介绍信找到水运公司或者大队,再由这些单位组织渔民打捞,家属通常递包烟、送条鱼就算酬谢。到70年代,打捞遗体费用仍比较低廉,两个人艘船,各算个工分,
是不是胡嘉桁在背后发牢骚。
闻言,连忙否认:“没有,没有。只是好奇,你为什不叫和岳鸣飞去。”
“那天找不到你们埃再说,你们又不熟悉捞尸钩,万你们出事,怎跟你们父母交代?”苗姐说完就朝办公室外看看,好像在等人。
觉得奇怪,又问:“江水那绿,看不到水底,你们怎知道哪个地方有捞尸钩?”
“你问这多干吗?”苗姐烦道,“快去干自己事。”
看苗姐神色有些不对劲,不好继续纠缠,只好悻悻地离开办公楼。这时候,有个中年男人走进渡场,苗姐见就追出来叫住。那个中年男人叫何邝,以前是彝江上捞沙工人,也曾捞过尸体。唐二爷还没出事前,人手就不够,现在更加紧张,因此苗姐就从外面请人来帮忙。这种人算是临时工,将来有什责任,肯定会推到何邝身上,可谓举两得。
何邝住在彝江另面,与渡场遥遥相望,过来时直接撑竹筏,他偶尔还会载着别人渡江,次收费五毛钱。何邝不用住在渡场,以后每天来报到次,捞捞垃圾、清清泥沙就好。最重要是,广西,bao雨季节已经来,到时候渡场会忙得四脚朝天,救人、泄洪都要找渡场解决。
苗姐和何邝在办公室里待会儿,然后就由带着何邝在渡场里转圈,给他介绍渡场环境。恍惚之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半年多前——那时候唐二爷也这带着转圈。在经过办公楼西侧时,何邝看见后面废弃小楼,问那里为什没有人住,浪费栋楼多可惜。
半年前问过同样话,唐二爷是这回答:“那栋楼年久失修,不适合住人,拆掉也不方便,所以就留在那里。”
原封不动地照搬那句话,何邝就纳闷儿地问:“年久失修?渡场才多少人,怎有两栋办公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