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辽救鲜事,还是需要从长计议。
不过也有年轻*员,慨然道:“从长计议、从长计议,计议已年有余,计议得满鞑子兵强马壮,由三四万兵马,壮大到七八万大军,如此计议下去,是要计议到山海关前吗?”
此言出,朝堂哗然,吏z.府尚书宋企郊直接出列,请求天子治该臣失言之罪。李来亨则坦然笑言:
“太祖太宗祖宗法度,国朝不因言罪人,此何罪而有?太宰何处此言!”
天子言既出,朝中舆论风向随即就大为变。毕竟此前年多时间,皇帝每遇及朝鲜事,必顾左右而言他,不是转移话题,便是提起西南战事。
天法三年秋,天子继承大位已有三年时间,如今天下大定,云南也已归入版图之中,东南地区,除厦门、澎湖等岛屿以外,海寇之乱同样悉数平定。
据说海疆经略使刘希尧正在积极同郑森谈判之中,郑森要求称藩条件,大顺朝堂上下考虑者数量也很是不少,连陛下都颇为意动,如此看来,东南带连绵多年战事就要彻底结束。
边境之患,缅甸僻处海外,明帝远蹿以后,对中国基本上是没有多少号召力。唯有辽东、朝鲜二地,满鞑子尚占据两处,厉兵秣马,赫然有兴兵再起态势。
去年代善攻入朝鲜,至今年有余,朝鲜各地义军纷起,却因为缺乏足够军械装备和有力训练,遭到满洲八旗残酷屠杀。
不仅两班士大夫被扫荡空,连般百姓也尽遭到屠刀之戮,惨不忍睹,几至极点。顺朝朝中,有不少深明大义*员,即便李来亨再用种种借口推迟伐辽救鲜军事行动,他们也坚定不拔,几乎每次朝会都要重提此事。
如今李来亨突然要求群臣仔细讨论朝鲜之
更引起京中震惊,无疑是上个月,来自朝鲜求援使节团中,竟然有十个人,同时在开封皇宫宫门前面,刎颈z.sha,血溅金河。
这些使者来华日久,却直没能说服大顺军出兵。他们日日夜夜都为朝鲜同胞遭遇产生感同身受痛苦,当清军又在某道进行大屠杀消息传来后,使节团成员们愤慨到极点,便下定包申胥哭秦庭悲壮决心。
他们誓死决定,用自己性命和鲜血,唤醒大顺朝廷上对朝鲜战事注意力。
朝鲜十壮士血溅宫门事情发生以后,便是天子也再不能对东北战事视若无睹。朝堂上下舆论如火沸腾,不少没有经历过明末抗清战事主战派年轻*员,也都愤然挺身而出,群聚大殿之中,请天子出兵为属国复此春秋大义之仇。
但是那些经历过明末以来连年乱战老臣们,就持重得多。他们既知道八旗军厉害,也认为辽东已经地远,何况是朝鲜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