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还是太年轻太幼稚!”
郑芝龙拍板决定:“意已决,闽粤二省号称士马十万、海船千艘,其实可战
士卒最多不过
两万而已。
剩下那些临时
他绝无可能再重新回到海上,也绝无抗衡大顺军南下理由和意志。
李定国、刘文秀二人投降以后,受封西宁公、南安公,其事迹早已由顺朝文宣人员传播
福建和广东。
郑芝龙犹疑不定、左右摇摆那颗内心,终于被这最后
砝码打动
。
他召集郑氏家族成员,还有南明残余势力朝臣、武将们,郑重宣布
将向顺朝遣使求和
决定。
谁都明白,如今形势,所谓遣使求和,其实便是遣使请降。
大顺军对于孙可望采取坚定
武力打击策略,对于盘踞东南
郑氏小朝廷则继续采用文攻武吓
办法进行压制。
这主要是因为孙可望政权出于西营,军队野战能力较强,始终让李来亨感到十分忌惮。
而郑氏小朝廷,其水师尚可观,陆兵则与大顺军
实力相距甚远
。
郑森颇有才具,可他还年轻过分,无法担当起大任来。
手握东南军政权柄郑芝龙,既老毛又软弱,缺乏孙可望那般勃发
野心和毅力,根本不足为惧。
但郑氏内部,甚至南明残余势力里,除
郑森
人坚决反对以外,其余人等都对郑芝龙释放出来
投降信号表示
接受
态度。
郑森难以置信:“福建、广东两省尚有士马十万,海船不可计数。只要经略有方,光是海贸项每年岁入便有
千万两白银,何愁不能抗衡流寇?
父亲!流寇*猾,岂能信之?遣使以后,福建必不为郑家所有!”
郑芝龙心中却认为福建本就不该由郑家占据,此前郑家
势力,不过是王朝末世
偶然情况。现在李来亨
统海内,天下版图重归于无缺
金瓯,新时代已经降临
。
历史上岂有新朝来临时,前朝重臣能够割据方,却保富贵数世
?
所以西南和东南之间,大顺军以西南为优先。
当秦、楚、桂三路并举平蜀时,虽然孙可望早在上年就数度牵制到福州寻求郑家
支援,试图与东南小朝廷结成攻守同盟。
可是哪怕郑森强烈劝说他父亲出兵北伐,趁着大顺军各地驻军向湖北、广西集结
时候,乘海船北上,迅速夺取舟山、崇明岛等地,然后纵兵直取金陵。
但郑芝龙却只是和孙可望虚与委蛇,他口头上答应西明
结盟要求。实际上却在西顺汉中、重庆多番鏖战时,坐拥大军,却不发
矢、不出
兵,完全坐视宝贵
战略窗口期丧失。
郑芝龙毕竟已经老,他早就不是从前那个叱咤风云
海上霸主
。郑芝龙有家眷,有孩子,有在福建陆地上
无数房屋田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