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们并不希望弘光皇帝真在马士英催促下,摇身变,成为个有勇有谋中兴明主。因为那样朝廷权威加强以后,势必就会慢慢夺回藩镇武将们手中割据权力。
马士英站在文武群臣最前列,眼看那连成片白云帆船在江水波涛浮动下,越来越近,马士英手心里却捏满汉水。
他对弘光皇帝前往徐州御驾亲征,已经完全不抱希望,只希望朱由崧能渡过长江,到江北做些象征性巡视,鼓舞下南明军队士气,就很满足。
可即便要求这样微小,马士英也生怕再有什意外情况出现。
在马士英忧虑担心心情中,龙舟船队终于开过长江,抵达镇江北岸旧江口码头处。大船上龙旗招展,江北军民百姓望见旗帜以后,无不欢声雷动,群情热烈地高呼起“万岁”、“万岁”呼喊声来。
,寇准曾经极力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为鼓舞士气,争取更大胜利,要求宋真宗必须渡过黄河,亲临前线。
寇准力请渡河,与今日马士英力请弘光皇帝渡江,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此朝野人心动摇时刻,李建泰这样称赞马士英,也确在很大程度上巩固马士英首辅地位,使得朝廷权威性有所增强。
和福建郑家起支持拥立唐王浙江巡抚黄鸣俊,也在等候圣驾群臣里面。
黄鸣俊和朱大典两人训练出来浙江团勇,也是现在南明政权除三镇军阀以外另个武力支柱,所以黄鸣俊话语权同样不容小觑。
可是马士英、李建泰、黄鸣俊等文官大臣,黄得功、郑鸿逵、刘泽清、高谦、刘良佐等藩镇武将,所有朝廷文武群僚,等半天,也都没有等到朱由崧圣驾下船。
只有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和提督南京经营新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卢九德两人,各自带着大队乐工依仗和宫女下船而已。
马士英大惊失色,连忙问道:“圣驾何在?”
韩赞周无言以对,只有卢九德说:“圣驾至龙潭时
黄鸣俊抚须微笑道:
“今日圣驾渡江,仅此点,已非东晋南宋历代皇帝可比,有如此君臣在,则大明中兴绝算不上是什水中月、镜中花。”
李建泰、黄鸣俊两党大佬发言以后,群臣便纷纷祝贺马士英,盛赞他力请天子渡江功勋是如何重要。
只有黄得功、高谦、刘良佐等武将,另外排列在成队。这些身穿铁甲武将全都脸色铁青,未发言,就连福建郑氏派往江北镇江总兵郑鸿逵也同样面色不豫。
毕竟如今南明已有藩镇割据苗头,这些武将之中,哪怕是黄得功、郑鸿逵这样比较忠心朝廷人物,也都对自己手掌握所有人事和财政权利情况十分满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