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基础年饷,清军绿营兵
待遇就比明军边军好得多。更何况明军欠饷极其严重,可是现在清军对绿营兵却完全不欠饷,饷银立到立发。
毕竟多尔衮靠着手剃发令,已经从华北
士绅百姓手中,强取豪夺
近三千万两
巨额财富。
至少在段时间内,清军完全不受到财政之困。
至于未来?等到未来多尔衮打垮大顺军以后,即便裁剪绿营兵
饷银,天下间难道就有人抗衡得
大清
铁骑吗?
刚刚升任山西提督刘迁,以
介废将降清,靠军功做
陕西三边总督
孟乔芳,都统帅着相当数量
绿营兵,
个在山西、
个在陕西,为摄政王控制局面。
大清调动其在关外关内
绝大部分机动兵力,仅在守边各堡留下老弱兵员三四万人而已。多尔衮实际聚集调动
约二十万
机动野战部队,号称为三十万,做出
席卷南征
态势。
为筹措军需,北直隶、陕西北部、陕西全境,都遭到
清廷加倍
盘剥。多尔衮相信
个道理,明军并非不善战,而是过去崇祯皇帝不能给予明军部队充分
饷粮支持,也不能让军官善待士兵。
单纯论战斗力,固然明军般部队,和关宁军、和八旗兵,存在相当大
差距。这主要体现在武艺、马术、炮术上面,可是大顺军那些农民兵,许多人拿起武器、接受军事训练
时间,还不过才几个月,难道武艺和军事技能就比有好几年行伍经验
明军士兵更厉害
吗?
多尔衮并不这样认为。
明军给作战部队每年二十两军饷,临时征召
义兵每年十二两。
多尔衮看着这样大好局面,看着这样强大
军势,于是纵马高歌奔入华北空旷平坦
雪原上,任飞雪堆积满
多尔衮则正式确立绿营
编制,明朝边军体制正式宣告
它
名存实亡,更毋宁说是整个明朝
体制框架,除
多尔衮依旧保留
同治帝朱慈烺
皇位以外,实际上整个明朝朝廷都已经名存实亡,完全被清朝所取代
。
绿营兵主要是清军收编明朝宣大、三边边军及京营各镇兵马,吴三桂
义藩藩兵,还有三顺王
顺公
汉兵,皆不在此列。
虽然如此,绿营兵待遇却丝毫不差,这和过去明军所享受
待遇,已经有
天壤之别。
多尔衮对绿营兵,是以营为基本编制,其营制分标、协、营、汛四种,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所属称标,副将所属称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称营,千总、把总、外委所属称汛。标、协管辖至五营不等,营以下分若干汛。
绿营兵分为马兵、战兵、守兵三个兵种,这其中,马兵年饷为三十两,战兵为二十四两,守兵,也就是后勤和戍守
老弱兵员,年饷也有十八两之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