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闯军之中,老府既是用于称呼李自成总部,有时候也用于代称李自成本人。所以地位仅次于李自成
人
闯军头号大将田见秀,他在闯军中
代称,除
田帅、玉帅以外,也常常被尊称为二府。
姜瓖如此表态,当然让田见秀十分满意,他抚须道:“可惜把姜将军从大同调到
太原,否则有将军在大同,诸将绝不至于因为粮饷问题发生哗变。张天琳等人,就不至于就义蒙难
……可惜、可惜!”
田见秀左右副将田虎和任继荣相视
顾,他们都是明军降将出身。李自成在洛阳战后,有意像安排当时归降闯军
书办邵时昌
样,把这些出身较高
军官安置到
李双喜
左右,让他们帮忙辅佐李自成
这位义子。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东西山岩峭拔,盘旋崎岖,绝顶置关,形势特为险要。
但在当时,雁门关还不是唐军御边第
线。等到五代时,后晋
石敬瑭将现在
大同、当时
云州割让给契丹以后,雁门关才从战线后方据点,
下子变成
宋军边境防御上
战略支撑点之
。
北宋初期,宋辽两军便围绕着雁门关展开激烈
争夺战。家喻户晓
杨家将故事,就是以雁门关为中心舞台展开。
到明末时候,由于话本评书文化
泛滥,即便是闯军
将士们,对于雁门关和相关
杨家将故事,也都耳熟能详。
所以田见秀在获悉大同兵败、张天琳战死消息以后,很容易就相信
姜瓖所言“大同已失,雁门不可复失”
话,决心把李自成留守太原
绝大部分兵力都带去雁门关
线部署防御。
这中间任继荣虽然劝说田见秀太原是山西重镇,把大部分守军都调离太原迎敌,
旦有失,势必造成山西全局
糜烂。而且李自成在离开太原西征以前,把河东大局重任全部交到
诸将手中,现在闯王还未回晋,诸将如果就失守太原,如何对得起李自成
嘱托呢?
可是田见秀被姜瓖番豪言壮语所迷惑,既认为姜瓖有能力说服大同旧部反正复归闯军,又坚信雁门关
线险峻,只要及时率兵堵防关城,就可以拦截联军南下。
带着这样高度乐观和轻松情绪,田见秀终于率领着三万人
山西闯军主力,慢慢步入到
孙传庭布置
陷阱之中。
哪怕到联军士兵发动袭击前
最后
刻,姜瓖还骑在战马上,大言不惭地故作姿态,向田见秀“请功”说:
“二府,在大同边军中,旧部甚多。此次大同边军哗变,恐为饷粮之故,绝非故意构衅。刘迁、万练及李好贤等哗变诸将,皆
旧人,只要阵前
与这班人
语,彼辈势必倒戈来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