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这次愉快旅行之前,她动身前往“博雅”宅,去看望卧病
韩新月同学。和自己对比,新月真是太不幸
,如果不去安慰安慰她,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她有这个责任,并且也向楚老师表示过
,要比过去更关心新月。她想这恐怕不能算是“怜悯”,她批评楚老师在“怜悯”新月,用词也不大得当;但是楚老师由此激烈地大谈什
“奴才
摇尾乞怜和主子
怜悯恩赐”,也太过分
。在新中国,哪儿还有什
“奴才”和“主子”?这个楚老师,平时文质彬彬,可辩论起来还真冲!他能把他和韩新月之间
“爱情”描绘得比彩霞还要绚丽,比清泉还要纯净,他不再对学生回避涉及男女私情
话题,并且讲得那
振振有词、理直气壮!郑晓京也是
个刚刚步入青春妙龄
少女,怎
能对这种富有诱惑力
言辞无动于衷?她自己也曾悄悄地在内心深处憧憬人生旅途中那必不可少
步,也曾读过不少描写爱情
文学名著,并且还亲自“导演”过《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对莪菲莉娅
那种真挚
甚至疯狂
爱,深深地打动过她
心,她为他们
爱情悲剧洒下过泪水!《哈姆雷特》到底没有在她手中搬上舞台,她曾为此遗憾
好久。但是,妈妈却对她说:“幸亏你那个女主角病
,不然,在‘五四’演那样
戏,恐怕要出‘方向问题’哩!”她又感到后怕。
确,《哈姆雷特》和她平时所做
思想政治工作是很难协调
,特别是她担任
总支宣委之后。
但她为什对《哈姆雷特》总是有些留恋呢?为什
主动去帮助楚老师却又在他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呢?被他问得张口结舌!
她脑子里翻腾着许许多多
理论:楚老师说
、系总支书记说
、党委书记说
,还有爸爸说
……显然,楚老师和他们
见解并不
致,甚至是矛盾
。为什
他们都宣称自己
观点是马列主义
,同
个“马列主义”怎
又有不同
解释?为什
互相矛盾
理论又都能打动她呢?也许自己
头脑里也有资产阶级意识,所以就缺乏识别能力?她为此认真地去查阅马、恩、列、斯
著作和四卷《毛**选集》,很遗憾,也没找到专门论“爱情”
文章……
她反而比原来更糊涂!
郑晓京在“博雅”宅门前转悠许久,不知道见
韩新月该说些什
。是默认班主任和她
恋爱,还是说服她“排除干扰,树立g,m
人生观”?唉,谁知道她
“人生”还有多长?
突然,个念头闲人郑晓京
脑际:学校不是有规定嘛,连续休学两年,即自动失去学籍?韩新月因病休学已经两年有余
,她已经不是北大
学生,和
们班也没关系
;她
事儿,
管不
就别管
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