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就是秋季制科。梁峰目光不由转向案上送来考题。范祭酒那边给出考题,难度可是加大不少。也不知这科,能选出多少堪用之
人增多,光靠粮食交易,可就不妥。”
“此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对于这点,段钦倒是极为坚决,“自武帝起,五十余载,朝廷都未曾铸币。何必急于时呢?况且私自铸币,也容易惹来扬州忌惮。若是粮食麻烦,自可用绢替代。铸币事,当徐徐图之。”
这也是最让梁峰头痛问题。西晋钱币,其实没有真正进入流通市场。小笔买卖,或者世家之间交易,还可以用钱。但是大面上物品流通、乃至*员发放俸禄,都是实物进行。只因武帝登基后,压根就没铸钱!
世家林立,庄园遍地,在这种自给自足社会里,商业自然要萎缩。更何况连年战乱,西晋z.府根本就没有开采铜矿,发行货币能力。因此现在市面上能见到钱,净是前代遗留古董。两汉钱已经算是好,董卓铸劣钱根本就没法用,魏蜀吴三国各自发行钱币,数量又不足用。至于蜀国和东吴“直百五铢”,也就是枚顶百枚五铢大钱,更是分量轻薄,不能等同币面价值。
在个钱币并未大量流通,而是作为权贵阶级赏赐、陪葬等充面子行为摆设时,这个问题可就严重。梁峰再怎不懂经济,也知道用货币代替以物易物,才是社会进步。若想商业进步发展,终归还是要发行自己钱币才好。
但是段钦所说种种顾虑,也不得不考虑。他手下这三州,按照记忆推算,也只有河东,也就是后世山西运城有铜矿。但是河东在匈奴手里,不是时半会儿就能打下来。而拿到铜,怎铸币,按多少数量发行,乃至怎流通,也是门大学问。发多发少,都是会引起社会动荡,哪能不谨慎?
轻轻叹口气,梁峰让步:“先让求知院那些博士研究下吧。铸币事关重大,早晚要摆上台面,不能轻忽。但是海兴港,仍不能用绢结算,粮食还要放在首位。司、冀二州根基薄弱,想要恢复当年产量需要时间,屯粮方是要务。”
这些年,气候状况可不怎美妙。当初并州大乱,正是因为几州同时大旱。而大范围天气异变,绝对不止起。旱、涝、蝗、霜冻、冰雹,样接着样,对于农耕社会影响可想而知。也是司马氏赶上最糟糕时候,天气都忒跟玩儿蹦极样,这群郡王还不消停,心意致力于把人头打成狗头。简直是老寿星上吊,活腻歪!
趁着现在匈奴和石勒,还有扬州小朝廷都自顾不暇,赶紧休养生息,才是发展要务。
他能做到,也只有这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