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士子就算好学,毕竟也是条件有限,真正能出人才机会不高。不过对于投石问路而言,这次考试也算是功德圆满。考试录取多少人还是其次,重要是这无疑是对寒士打开道大门,而且是不容易被合拢门扉。
谁让高门不怎在乎这些浊吏职位呢?然而初始位阶是小吏,能力过硬,自然可以在他主导下慢慢晋升。并州情况非比早年,不少郡县都曾城破,真正有能力有气节,大多殉国。剩下这些投过敌,正好可以替换下来。如此来,整个并州基层就掌握在手中,他政令和措施,也能得以项项落实下去。
不过擢取寒士,高门和士族也要给出相应好处。只是这些居于高位之人,更要慎重万分。能力和德行都不能轻忽。否则敌人来城门开,万事介休!
正想着并州还有什可用之才。段钦突然求见:
。果真是出题考校,而且试卷如。只要花些心思,不难分辨士子学识究竟如何。不过医科,又是为什?
张宾状似随意道:“可惜来得晚。经科、算科也就罢,医科又考来做什?”
那伙计嘿嘿笑:“客官这就不知,晋阳城中可是有医院。里面主官姜医生,便是当初救治晋阳大疫神医!每隔些日子,医院就要举行义诊,帮助百姓治病救疾。你没看,之前那帮胡虏来犯晋阳,扔几千具尸首在城下,城里也没生出疫病。这可都是使君和神医们庇佑啊!”
原来晋阳如此重视医者。张宾听到这话,心头不由颤。若论安民之法,恐怕没有比这更行之有效。明明在屯田养兵,开科取士,如此大不违事情都能作尽,为何还能保持如此颗仁善之心?
莫不是自己料错?给些赏钱,打发那伙计。张宾不紧不慢吃完饭,又开始四处闲逛起来。就这闲闲等两日,刺史府终于张贴出榜文。此次制科共录取三十二名经士,五名算士,医士则多些,足有十二位。其余未曾考中之人,虽然灰心丧气,但也不至于心生怨愤。实在是考题如,答如何,自己心中都有数。
而且刺史府也有言在先,明年还会有同样擢录机会。若是想要重考,自回家,或者可前往上党郡学进学,等候下次测试。如今上党书馆、郡学已经成潞城景,文风之盛让人侧目。自然有不少人决心留在并州,再寻机会。
看着这些面目期待神色寒门子弟,张宾长长舒口气。管不那多!就算这梁使君跟自家想象不同,他也要出山试!如此出色人物,怎可生生错过!
当日,他便写出份投状,递上刺史府。
※
“这次开科,录取人数实在不多。”梁峰看着名录,轻叹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