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之前数年间,在与河对岸金军对峙、互动期间,岳飞便已经察觉到这位金国大名府行军司都统性格——此人尽职尽责是有,军事经验是有,政治才能和政治地位也是有,但不知道是什缘故,直就表现很保守。
这点,从七年前此人尾随八字军渡河矢不发始现端倪,开战以来他应对手段也全都能加以验证……那些保守后撤与放弃,水军长久避战,大名府防卫措施构筑,包括那二十多架对准河道砲车,全都能说明问题。
且不说砲车是固定死或者什,关键点是,起砲是需要时间……这个时间不光是说搭建起砲车过程,而且还在于你要在城内渡口那边构筑砲车阵地,要不要提前拆房子?要不要整个砲车工场?
然而,岳飞攻破大名城,隔河相对元城后,对面砲车就已经就位大半,这说明高景山很可能
军令既下,最先动弹起来是田师中部,随后几日内无数御营右军士卒收拾起行囊,在后方接应部队遮护下起从前线有序后撤,河北地区大量刚刚得手却偏东、偏北城市被放弃,军队开始越过那些复杂河道,往更靠近御营前军主力部队猬集少数大城市或者军营汇集。
且说,宋军旦开始北伐,局势混乱,武装侦查与细作便开始广泛存在并扩散起来。
武装侦查,也就是哨骑与小股部队渗透且不提,细作这种事情也变得很普遍……宋军会去做,金军也会来做,经常有艘小船在夜间飘过黄河各种岔道,穿过那些沟渠树林,然后以口令或者信物形势抵达……而且无论是金国还是宋国,启用细作普遍性都是河北本地汉人。
这种情况下,军营之外事情根本没法遮掩,御营右军这种规模反常调度也自然不可能瞒住人,乃是立即引起各方注意与连锁反应。以至于岳飞自以为是计划,上来便遭遇到意料之外干扰,直接影响到他布置与安排。
但这个意料之外反应,并不是来自于金军。
事实上,从军事逻辑上来讲,河北地区金军高层没有理由对宋军后撤感到什特别不理解……王伯龙那次遭遇战就是个完美理由嘛,金国主力正在大后方集结更是个要命根本理由。
宋军统帅完全可以是从王伯龙出动与签军大规模征发上嗅到危险,大举收缩。
所以,御营右军后撤开始就在合理军事逻辑链条里,任何名合格军事将领都应该对宋军收缩有所预料……只不过宋军收缩这迅速、这果决,收缩范围这广,有些让人佩服罢。
除此之外,另个使金军反应在岳飞预料之中重要缘故,其实在于个人。
高景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