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到底能不能在不影响北伐这个根本大计前提下,使南方老百姓负担稍微缓解?
故此,攘外必先安内也好,体察民情也罢,促进国内南北大和谐也好,总该去趟。
不过,即便是下定决心南行,也还是得准备妥当……
七月初,朝廷连续发出旨意,先是对使相吕颐浩在东南功劳予以认可、表彰,进步提升吕颐浩食邑,并根据食邑级别,加爵成国公。
然后,又追赠关学张载为郿伯,与王安石起从祀孔庙。
七月并不是个适合出行时间。
尤其是往南方去。
对于赵官家而言,七月尤其显得不合适,因为他这走,今年中秋祭祀与太学上舍登第、殿试全都要错开,吴贵妃所怀二胎出生也要错开……几个孩子,没个出生前亲爹是在跟前。
但是,身为个官家,什时候离开京城不耽误事情呢?
无外乎是说值不值得而已。
随即,复又追毁靖康年间太上渊圣皇帝对司马光追赠,免去司马光秦国公爵位。
按照赵官家在邸报上原话讲,司马君实此人,为人堪称君子,治学堪称楷模,为相却称误国,正是此辈学识不精,愚昧于政,以至于首开党争之酷烈,为靖康祸乱之滥觞。
而邸报上,除同时刊登这三条最新旨意外,还专门提及赵官家昔日在南阳白河针对苏轼等并元祐党人‘赦免’旧事,然后以四位相公联名方式,明确重申朝廷对新旧两党基本态度……
而这次南巡,乃是经过朝廷重臣们细致讨论,与赵玖自己长久思索后才下定决心……几名重臣不约而同提出南巡建议,并非是巧合,而是说,既然要北伐,那南方那边情绪必须要重视,不管是镇压,还是说疏导,总得在北伐前去趟,不能由着南北就这对立下去。
不然话,中枢这里遇到问题就觉得是南方在拖后腿,南方那里每见到个举措就觉得是中枢在针对自己,结果就是没有党锢而事实上形成党锢般现象,继而导致新、大面积、酷烈党争重新出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随着赵官家次次清理朝堂,推行北伐相关政略,朝堂上针对马伸、李光等少数派排挤也随之明显起来,以至于包括赵官家自己在内动辄避开这两位重臣行径,本质上就是类似现象体现。
当然,这肯定是不好,赵玖也知道不好……但所有明白人也都知道,这件事情‘初’不仅是在朝堂,更是在南方。
除此之外,赵玖本人也希望亲眼去南方看看,看看当地社会结构到底是怎回事,弄清楚南方老百姓负担到底沉重到什地步,以及南方从上到下反战情绪到底是怎回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