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唐宋年间,上元节或许不是这年头最重要节日,但却是个极为特殊节日。
首先,它在年节之后,春耕之前,这个时候,没有到农忙节气,但天气却已经转暖,不似年节那般寒冷,正适合出门。
与此同时,可能是人类共有特性,春天节日向来是对女子网开面,宋代及之前,虽然女子地位都直是有,但允许所有年龄段女子放肆出来游玩,却也仅限于两个春日节庆……于乡野而言,无疑是春耕后上巳节(三月初三)最为契合,这天是踏青、沐浴、去邪好日子,而城市里,毫无疑问就是上元佳节,花灯、祈福也是永恒不变主题。
其实,这种春日间节日对女性额外尊重与网开面,很可能是人类最基本*欲、生殖崇拜、自由恋爱这些东西与农耕社会相妥协与结合产物。
这点,可以从很多原始部落、早期开化文明中清晰窥见到些特定发展脉络……好坏无所谓,但古今中外,着实都免不这遭。
只能说,即便是渐渐保守化和持续性压抑中国,也阻拦不这种人类最基本欲望与需求。
毕竟嘛,洋和尚也偷灯油,政教体中亚军阀们也喜欢养娈童,大家都是人,本质上都是回事。
当然,到宋代,记载在《周礼》中,得到儒家老祖宗双重认证,但却更加放肆上巳节,忽然间便在北方和中原消失,而主题更收敛点上元节却得到官方更进步推崇……从这个角度来说,却似乎又是封建礼教胜利。
中国传统社会性压抑进步加深,以及女性实际社会地位减弱,似乎也是事实。
不过这来,上元节前后五日,所谓‘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四门大开,不禁昼夜’,以至于连刑狱机构都可以趁机展示刑具,几乎变成大宋版狂欢节,却也算是另种释放结果。
而这其中,又公认,尤其以东京城上元节格局,历来显得与他处不同。
连五日,自正月十四到十八,城内城外,乡野地方,真真是百万人口倾巢而出,彩灯遍布整个城市,甚至直延伸到城外岳台、青城,整个城市到夜间,几乎变成片灯海。
而且这其中,城西灯景别致,城南灯海密集,城东灯市奢华,城北灯场广阔,素来是出名。
但这些又都比不过宣德楼对面,御街正中间灯棚灯山。
所谓灯棚灯山,乃是皇家诏令工匠,自年节时便开始建设堆砌彩棚式大型灯具,每年形制大小都不相同,其中高些几乎要与宣德楼等高,宽些几乎要与御街齐平。
实际上,每年上元节假期第二日,也就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