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尽管族产和宗族在后来时代那里是落后代名词,但在眼下,面对着上方皇权,村社内部寺观、地主、高利贷者,以及最下层无孔不入邪教结社,这已经是种相对而言非常进步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形式。
回到眼下,对于赵玖来说,基层缺乏组织这个问题同样是切身存在。
其实,赵官家面临问题非常多,他要北伐,北伐需要兵强马壮,需要钱粮财帛,但也要内部安定,与后方缓和。但随着他本人直接参与执政以后,也渐渐有些自己想法。
比如说从张荣哪里出来以后,回想着张荣拷问,他心里直难安,直想针对某些群体做点事,好像不做点事,连北伐都会失去意义样……实际上,这也是他此番联合赵鼎发动此事个初衷。
推行桑基鱼塘混合农业,然后专门做基层集体经济,正是他个尝试。
泛滥,最最后就是揭竿而起。
但与此同时,另个荒诞现实在于,皇权如果强行入乡社,反而会造成更大混乱与损害——因为在皇权时代,跟官府比起来,什和尚道士地主都简直算是白莲花!
甚至,那些和尚道士地主之所以能够盘剥百姓,敲骨吸髓,很大程度上正是依附于皇权后作恶。
这种情况,再过八百年都难以改变。
那这个时候,就需要有种温和基层组织形式,既能对上服从统治,又能对下起到安抚作用。
作为个穿越者,赵玖当然知道封建宗族代表落后,但他做六年官家后同样也意识到,封建宗族能够成为往后八百年中国农村主导者,是有它合理性与进步,因为它最起码比封建时代衙役更温和,比邪教自助更稳定。
更何况,他此时推行,是仿效着族产,然后基于民屯、军屯非宗族式集体经济,似乎相对于族产又有点掺杂理想主义进步。这玩意,将来或许会散架,然后被宗族重新取代,或许会和封建宗族样沦为保守、落后代名词,但最起码放在眼下,放在十二世纪中国,似乎依然是有它先进性。
实际上,就连李光这种人都敏锐意识到这件事情背后含义,在直接驱除邪教、内里提升基层百姓生存稳定性这种目面前……哪怕只是可能性好处……也依然足以说服
历史上占据这个位置不是别东西,正是宗族。
而宗族想要起到切实作用,很大程度上是要有经济基础,故此,族产这个东西作用毋庸置疑。
那成制度族产又是谁发明呢?
答案是范仲淹。
范仲淹发明族产之后,立即得到大宋朝廷强烈认可与提倡,并迅速席卷整个中国,继而使小村小社中宗族力量迅速扩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