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百五十两,才能买百斤生丝;而更高级丝锦,则需要四百两才能买到百斤。
而在大明,正常价位是,生丝十五两百斤;丝锦四十两百斤。所以同样东西,在日本售价,是在大明本土十倍!如此大差价,除供求关系不同外,还因为日本银贱,而明朝银贵,两者存在很大差价——日本银两在本土能换二百五十文钱,到中国却能换七百五十文!足足三倍差价!
种种因素,使生丝与更高级丝锦成为最赚钱商品,所以在历次倭寇抢劫中,生丝与丝锦都是倭寇最爱,他们甚至会掠夺人口,专门为他们缫丝,以赚取丰厚利润。
※※※
有人要问,既然利润这大,还抢劫干什?直接拿钱跟老百姓买生丝不就得?如果买得着,当然没问题,可有九大家和沿海大户在,就定会让王直们买不着。
他们垄断生丝出口,将价格控制在国内售价七八倍,毛海峰如果按照这个价进货,也挣不到几钱银子,所以他上次来谈判时候,便请沈默帮着尽量收购些生丝或者丝锦。
沈默正为今年指标发愁……他现在虽然趁个七八百万两银子,却全是账上,要是交出那多现银,地下营生非得瘫痪不可。双方拍即合,沈默便开始以织造局名义,默默收购生丝。
今年因为粮食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使很多丝绸工场开工不足,对生丝需求量不及往年半,生丝价格自然下落。沈默瞅准机会大量买入,所耗金额,仅是平时六成……就这还让那些缫丝大户趋之若鹜呢!
最后毛海峰以每百斤百两白银价格,收购生丝八十万斤,以每百斤二百五十两白银价格,收购四十万斤丝锦,沈默抛去本金,以及各项费用,竟然笔净赚将近百万两。
‘好吧,陛下,您交代任务完成半。’沈默在给皇帝报告中,如是写道:‘还有不到半年时间,微臣相信定可以完成另半!’当然不会说这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