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人生大憾事。
但当他继续誊抄时候,周光珍就发现,这篇文章不仅字好,就连内容都是逐递进,环环相扣。
答卷之人讨论点子新颖又不超脱实际,仔细去想,其实现可能性很高很高。
周光珍不禁崇拜起来,如果不是还怕掉乌纱帽,他真想拆开封条,看看这份答卷到底是出自何人之手。
这样才情正是平生罕见。
故此,周光珍才会有上面那句感慨。
但当他开始动笔誊抄时候,就发现字迹不是没有风骨,每竖、每横都端正无比,字迹浓淡干湿也都适宜得当。
周光珍忍不住敲自己脑袋,心里自嘲道:“这哪是没有风骨,整篇文章就是答卷之人骨气啊!”
这也是他打眼看,就被震撼到原因。
馆阁体超于楷书,但却脱不掉楷书影子,楷书本来就讲究端正整齐。
这会儿就要挪窝,能情愿就出怪事。
周光珍就是被‘连累’点起来换作位翰林。
他作为考官,倒是可以穿夹袄,但为誊抄方便,也不能穿太厚。
脚边还没有火盆,冷是必然,他极不情愿坐在刚刚出声那位翰林座位上,重新拿份空白答卷纸,毛笔蘸饱墨水,开始负责誊抄。
当周光珍翻开黎锦答卷,看着个个大小相当,形状方正,笔触流畅圆润字体,也是被惊讶到。
只可惜周光珍怂,他不敢这做。
他只能默默地抄完后,依依不舍把这份答卷放在誊抄完那摞上面,然后再被侍卫拿走。
周光珍能成为翰林,又是此次会试考官之,自己本身学识就十分出色,手柳体更是十分出色。
他
他们身为翰林,不知看过多少整齐答卷和书法,刚刚能忍不住赞叹,当然不仅仅因为通篇字迹整齐,更是因为挑不出点不对。
——原来,答卷之人对书法运用早已到出神入化地步。
周光珍想要慢慢誊抄,仔细去品味这篇书法作品……不对,这张答卷,但每位翰林工作量都是定,他还是得在规定时间里抄完所有答卷。
所以,他只能快速誊抄。
周光珍内心不禁有些遗憾,生平能见到这好字,却没时间细细品味。
要不是‘挪窝’过程中有点冷,他指不定也要高呼‘从没见过这好看字’!
周光珍忍不住去细看每个字,他觉得每个字都整齐流畅,笔笔到位,十分规矩,看上去赏心悦目。
他想,“好看是好看,但看不出风骨啊。”
毛笔字要看出风骨,最明显就是笔锋处。比如‘勾’‘点’‘撇’,在写时候通过收笔来展现写字之人狂气。
但黎锦字在这些方面都很规矩,会让人忍不住赞叹太过整齐秀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