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丞相府来个奇人求见吕不韦。其时正当万里晴空,其人却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足下
双草鞋,手中
支铁杖,面色黝黑风尘仆仆,俨然苦行之士。吕不韦不禁揶揄笑道:“足下未雨绸缪,真远见也!”其人冷冰冰道:“此乃
门行止法度,无关晴雨,文信侯错笑也!”吕不韦连忙从座中起身
拱:“足下墨家乎?农家乎?”其人只冷冷两个字:“水工。”吕不韦当即请这个不苟言笑
水工入座,吩咐童仆即上凉茶为佳宾消暑。上茶之间,水工说
几句话,结实干净得没有
字多余:“
名郑国。韩国水工。山东无国治水,故来秦国。”说罢便头也不抬地连续痛饮,直至
大陶壶凉茶饮尽,始终也没看吕不韦
眼。吕不韦借此思忖得
阵,淡淡
笑道:“足下治水之才,较李冰如何?”郑国也只硬邦邦八字两句:“李冰尚可。余不足论。”吕不韦惊讶失笑:“足下轻忽李冰,蔑视天下,莫非曾随大禹治河?”郑国冷冷道:“若生其时,治河未必大禹。”吕不韦不禁哈哈大笑:“足下傲视古今,老夫倒是生平未见也!你且先说,可曾有治水之绩?”郑国点着铁杖道:“引引漳灌邺十二渠,吾成后六渠。鸿沟过大梁。汉水过郢通云梦。此后六国无心无力,非郑国不治水也!”
吕不韦不禁惊愕。
引漳灌邺,乃魏文侯时邺城令西门豹开始
庞大治水工程,
直到魏襄王之世
邺城令史公方才完成,历时四代百余年,先后修成大渠十二条,魏国河内由此大富。鸿沟则是魏国开凿
条人工河流,引大河从大梁外南下直入颖水,全长三百余里,历魏惠王、魏襄王两代近百年修成,南魏北楚不知得利几多。汉水过郢入云梦,则是战国中期楚国
最大治水工程。白起夺取楚国老郢都之后,楚国都城迁往云梦泽东北岸建立仍然叫做郢都
新都城,引汉水过郢而入云梦泽,使郢都水路畅通。如此三大治水工程尽皆惊世沟洫,任能领得
项都是不易,郑国能领得三项,如何竟不闻此人之名?
“水工无虚言。”郑国显然洞悉吕不韦心思,笃笃点着铁杖,“
为水工,素不治役,惟踏勘沟洫水路、攻克施工难题,故工程之名皆无郑国名号。公不知
,原不足怪。以
己之知断事,事必败也!”说完这几句最长
话,站起来便走。
“先生且慢!”吕不韦连忙拦住郑国,当头便是肃然躬,“不韦不通水事,尚请见谅。先生既有志治水,秦国必有伸展之地。先生可先行住定,容
选得
班吏员襄助先生,先行踏勘秦国水情如何?”
“不必踏勘。秦国水情,郑国然于胸。”
“如此敢问先生:治秦之水,以何当先?”
“解秦川拥水之旱、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