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正在调集兵马,三路共十五万大军,预计将在旬日之后抵达河内。白起黑着脸反复讯问细节,书吏都毫不犹疑应声回答,全然没有作假模样。饶是如此,白起依然不敢相信,昔日声威赫赫魏国如何能这般迟钝?难道是诱兵之计,要将秦军陷在河内四面包抄?可是,撒遍周遭三百里斥候探马,却没有处发现异常,竟是令素来慎重精细白起忐忑不安。反复思忖,白起也是想不出个头绪,竟狠狠骂通:“直娘贼!你做肉头,便狠打!等你撞上来再说!鸟!”
白起立即传下将令,要三路铁骑依旧埋伏渡口要隘,却自率五千精锐骑兵直飞步军大营督战,要在魏军到达前尽可能多占领城池。
蒙骜、山甲五万步军原是集中路攻城,已经拿下安邑、蒲坂两城。白起到达,立即下令将步军分为三路横推向东,但见城池便攻,务求速决!蒙骜山甲大是振奋,立即以大型器械为轴心兵分三路,沿着大河隆隆压向东方。
战国之世,楚魏两国城池最多,楚国将近三百城,魏国两百城左右。其他大国都在百城以内,齐国七十余城,秦国八十余城,赵国六十余城,韩国六十余城,燕国五十余城。楚国城多,是因为吞并吴越两个大国、数十个山地邦国与成百个山地水乡部族。山居部族多有城堡,寻常都举族居住在各种大小城堡之中,夺取城堡,实际上便是占据邦国或部族中心地带。几百年吞地灭国,楚国城池之多便居天下之冠。魏国则是由于崛起最早,逐渐吞并最富庶大河两岸平原。河内河外,本来便是诸侯林立之地。小诸侯但有数十里地面,便有两三座城邑,人口几乎全部住在城中。魏国占领之后,设郡设县,渐渐化为统郡县制,大大小小城池便做县府郡府,或做贵族封地领主城邑。
这种城邑是财富集中地,守军却很少,官府只有捕拿盗贼郡县守卒与*员护卫兵士,大城也最多不过三五百兵卒而已。贵族大臣封地,法度不允许有私家兵卒,最多也只是数百户本族护邑精壮而已,且不能公然成军,只能有事应急。河内城池大大小小六十余座,除安邑曾经是魏国都城而驻有三千兵马之外,其余城池几乎都是少量非战兵卒。
寻常城邑不驻军,原是天下通例。城皆驻军,军兵便会多如牛毛,任你如何富庶邦国,也是不堪重负。惟其如此,除关防要塞渡口等兵家必争之地,国大军集中驻防集中作战,便也是自古通则。哪里有敌情,大军便立即赶赴哪里,这便是兵无常地道理。若有险情而大军不能赶到,便意味着遇险地区必定沦陷!毕竟,寻常庶民是根本无法对抗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强大军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