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芷晴说话井井有条,分析合情合理,诸将心里都有底,胡人人多力大固然不假,但也要看到他们短处。
林晚荣耸耸肩,无奈道:“听徐小姐这说,突然有点后悔——
听说他有法子,大帐中诸人顿时欢腾起来,这都是源自首战大胜,林晚荣带给众人信心。
“你有什计策,快快说来!”徐芷晴欣喜不已,急忙催促他。
林晚荣凝神望着那地图,悠悠道:“们大华有句老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突厥人二十多万人马,驻扎在五原,每天粮草消耗,定然不是个小数目。他们不像们,可以依托兴庆府来补充给养,据所知,胡人粮草几乎都要从大草原上运来。们不妨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奇袭粮草,古往今来经典战役多不胜数,他提出这主意,诸人倒也不觉得新鲜,唯独怎样才能取得奇袭效果才是大家为难。
于宗才偷偷看看徐芷晴,摇头道:“林将军,你怕是对胡人习性不解。突厥人马背上长大,精于骑射,他们行军之时,单兵口粮干肉几乎都是随身携带。最多时,每人可携带十几天口粮。要去袭击他们粮草,只怕是无处下手。”
帐中诸位与胡人打这多年仗,对他们习性当然解清楚,皆都赞成地点点头。
徐芷晴微笑道:“于大哥,你错会林将军意思。胡人口粮随身携带不假,但那是在他们急速行军、来去如风之时,十余天口粮足够他们打完场大仗。但此次不同,军在五原大胜,大大出乎突厥人意料,那禄东赞谨慎异常,定要将前方情形探查清楚之后,才肯继续推进,行军速度大大延缓下来。从五原到这里,他们至少还需要三天时间,再加上从草原奔袭至五原耗费时间,也即是说,在到达贺兰山口之前,尚未与军主力对垒,突厥人至少已耗去半口粮。若你是禄东赞,你会怎办?”
“军师意思是说,要跨过贺兰山,禄东赞必须从草原深处调集粮草!”左丘恍然大悟。
林晚荣微笑点头,赞赏看他眼。
“这就是胡人先天不足,”徐芷晴接着分析道:“他们从前征服其他部落,都是在草原大漠里打仗,粮草可随时调配,供给尚显得不是那重要。但此次则大为不同,胡人虽勇猛,却从未集结过三十余万重兵,此次尚是他们首次如此大规模作战,又是南下中原,耗时日久,在各方面必然有所欠缺。这样大规模作战,不仅比拼双方将士勇气,更是国力大比拼。而可以肯定说,在攻陷兴庆府之前,这三十万突厥人绝不可能从大华获得粒粮食。因此,后勤保障,将是突厥人最薄弱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