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通商之事,们与胡人之间曾有
随着那喧哗,传来阵阵清脆蹄声,隐隐伴随着悦耳铃铛轻响。放眼望去,远远行来却是个商队,数匹高头大马奋蹄疾行,背上驮着大大竹筐与木箱,装着布匹、茶叶、盐巴等物,骏马脊背都被压弯下去。
马队里,有黑眼睛黄皮肤大华人,中间却还夹杂着几个体形比般大华人高、鼻梁挺翘、淡蓝眼眸异族。
“果然是胡人,”高酋兴奋道:“这些胡贼好大胆子,眼见着大华百万雄师开进兴庆府,他们却还敢大摇大摆自们面前经过,太不给面子!林兄弟,这就去把他们拿下,也算咱们首战告捷,嘿嘿。”
这商队从大军面前经过,神色如常,不见慌张,委实有些诡异。
胡不归笑道:“高兄弟,切莫要鲁莽,这些都是来往大漠平民商队,不可攻击。边关子民以丝绸茶叶与突厥以物易物,博取胡人骏马和草原特产,此类经商往来,在兴庆府已有百年历史,开国圣祖便已恩准。即便是战火最猛烈时候,两地百姓私下交易也从未停止过。”
有需求就有贸易,就算是战火也不能阻隔这种最原始需要,林晚荣点点头道:“胡大哥说有道理。打仗是因为国家利益,而贸易交换则是民生需求,两者并不矛盾。们与突厥接壤,文化经贸相互交流、相互融合,这是难免。”
胡不归竖起大拇指,叹声:“胡人与们交战多年,掳走大华女子不计其数,亦有胡女仰慕大华文化,嫁华家郎君。两地民间通商通婚,早已历经多年,繁衍生息,诞下混血孩童为数不少,在这兴庆府与贺兰山带,也是常见。”
凡是民族杂居地方就会有融合,这是百颠不破真理,林晚荣微微点头,正色道:“通婚通贸乃是民生需求,无可厚非。只是在这两国大战将启时候,如何才能有效防止胡人刺探情报,这个才是最要紧。就像这商队来来往往,谁也保不准里面哪个就是胡人探子。”
诸人之中,除胡不归外,其他人都是第次到边关,对其中许多规矩都还不明白。胡不归笑着道:“排除探子自是必要,凡是有胡人到大华经商,必须有大华士绅代为担保,所有商队经过边关,都必须开箱检查,取得关文方可通行。其实不光们担心,胡人比们更担心呢。途经突厥往各处经商华人,远比到大华经商突厥人要多上十倍百倍,那胡人比们更加头疼。要真抓起探子来,胡人抓到探子,说不定比他们骑兵还多。”
句话说几人哈哈大笑,胡不归这话虽然夸张点,但大华人经营头脑却是天下闻名,胡人定然不敢小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