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渔翁竖起大拇指道:“只见小哥你是个斯斯文文读书人,却没想到连这些也懂得。你说点不错,这些芦苇草秸秆养冬,就快派上用场,眼下是初春,要到放鱼苗时候。成千上万尾鱼苗放下去,到秋天,这湖里可就热闹。”
放鱼苗,放鱼苗,林晚荣心里默默念叨两声,似乎抓住些什,却又像什都没抓到。
此彼此。他放眼远望,却见四周雾蒙蒙片,几丈之外就看不清影子,哪里能寻到徐小姐船。
有缘自会相遇,无缘对面难逢,也不去想那多,林晚荣弯下腰去,自船头鞠捧清水洒在脸上,冰凉刺骨感觉传来,他头脑顿时清醒许多。
这微山湖方圆几百里,地域宽广,跨过山东数县不说,更要命是,水草,芦苇荡,片连着片,远远地望不到边际。自岸边开始,水浅地方人高,深地方多达几十丈,就算是把济宁城埋下来,也泛不起多大个波浪,遑论区区三十五万两银子?若那些银子真是藏身湖里,恐怕只有龙王爷知道那具体地方。
“大哥,”见他紧蹙眉头,洛凝心里疼,急忙拉住他衣袖,柔声道:“你莫要为难自己。若真是找不到银子,凝儿也认命,做大哥妻子,凝儿死也值。”
“小丫头,胡说些什?咱们恩爱日子还长着呢!”林晚荣抚摸着洛凝秀发,脸上强聚起个笑容。
船桨击打水面声音清脆入耳,林晚荣驱散心中杂念,向那划船老渔翁问道:“大叔,咱们微山湖上,每年要打多少斤鱼啊?”
那老头呵呵笑几声,船桨用力地拍打着水面:“每年起多少斤鱼?这个小老头也没算过。若就家来说,赶上夏末和入秋时候,小老头每天出去撒网,天下来,多时候可以捞起几十斤鱼。两季下来,怎也能能捞上八百上千斤。”
洛凝听得难以理解:“每天几十斤?大叔,那你每天出去捞鱼,年下来,不就可以赚很多银子?”
林晚荣轻轻捏捏她小脸蛋,无奈地摇头笑:“傻丫头,你以为打鱼是吃饭啊,每天都能来上这几回?打鱼啊,就像种庄稼,要先播种,呵护,到秋天才能有好收成。就拿这微山湖来说,年四季,只有夏秋两季适合打鱼。冬天要养草,春天播撒鱼苗,到夏秋时节,才能肥鱼满舱。”
林晚荣自幼生在长江边,对这些自然知晓清楚,洛凝姐弟却是出身官宦人家,哪里知晓农事?听大哥讲起这些,时听得津津有味。洛凝紧紧依偎在大哥身侧,欣喜无限,娇声道:“大哥,凝儿不懂,你以后每天都教教,好不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