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十五岁便能博取同情,——四月十号在花生讨论区那篇文章,标题是‘十四岁贱人害舅父坐监’,而五月五号对方在信件中却写出‘十五岁’,而你妹妹正是在两者之间四月十七号生日。对方如果不是熟人,又怎道你妹妹四月生日,已经十五岁?”
阿怡暗吃惊。她知道阿涅没说错,之前报章杂志都用“十四岁少女A”来描述小雯,群起攻击小雯网民也只知道小雯是十四岁,媒体是在小雯z.sha后,从警方获得消息才改称“十五岁”,假如犯人不是熟人,在那封信里自然会说“别以为十四岁便能博取同情”。
“另外,第二封信里提到‘到时你只会成为班级负累’,这句也很别扭。”阿涅用滑鼠拉下画面。“假如是般人,这时候多半会说‘成为家人负累’、‘学校负累’或‘同学朋友负累’,这家伙却用‘班级’作单位。这显示寄信人对自身定位族群界线,再加上对方熟知你妹妹生日日期,换言之,对方是跟她同级甚至同班学生机会最大。”
“可、可是,就算机会很大,也难以确定犯人是小雯同学吧?”
“你有没有想过对方动机?”
也是‘老鼠’准备,他只要私下将W3帐密告诉‘小七’,教他在人潮汹涌车站里上网,便能避过耳目。”
阿怡对电脑技术认识浅薄,但她也明白阿涅所言,觉得很有道理。
“那为什你说这能省下工夫?犯人人数变多,不是令情况更复杂吗?”
“因为接下来只要集中调查你妹妹同级同学中谁用iPhone,那就能筛选出嫌疑者。”阿恰有听没有懂,对着阿涅目瞪口呆。
“同、同学?”阿恰结结巴巴地说:“f小七,是小雯同学?”
“动机?不就是为恐吓小雯,要她受苦……”
“不是说对方‘目’,而是说寄出enwil‘动机’。”
“有分别吗?”
“当然有。”阿涅摆出副理所当然样子,说:“或者换个说法,为什对方会挑五月五号这天,突然寄信威吓你妹妹?为什他不多等些时间,让那个提供技术支援‘老
“很可能是同班同学,就算不是话,也该是去年同班。”
“你如何知道?因为头两封信件是从学校附近油麻地站寄出,所以你猜犯人是小雯同学吗?”
“车站只是辅助证据,明显证据是在信件里。”阿涅在电脑上点开那串邮件网页,指着第封。
“又、又是什‘Header’吗?”
阿涅噗声笑出来。“最好Header有透露啦。你真是没长眼睛,看清楚第二句话。”“第二句有什问题?”阿怡紧张地瞧着萤幕上文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