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官做,也得找事做。
而西北带人,最主要
工作,就是当兵。
生活艰苦,民风自然彪悍,当兵是最合适工作。
除当兵之外,还有
份更为合适
工作——驿站。
驿站虽说比较小,但好歹是官办,也算是吃皇粮
,而且各省都有拨款,搞点潜规则,多少能捞点油水,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
。
但要告诉你,在你之前
六百多年,有人问过这个问题。这个人
名字,叫朱元璋。
六百多年前,他就想到这个问题,所以开始发行纸币。
在经济学中,有这样句谚语:棍棒打不垮经济理论。
这句话通俗意思是,无论你多牛,都要照规矩来。
朱元璋就是牛人,也要按规矩来。虽然他发行纸币,
千、
万都印过,可惜
是,几百年来,大家还是认白银,就不认纸币,再牛都没用。
多少经济计划,有多少财政报表,都是胡扯淡。
举个例子,陕西受灾,朝廷估算,要赈灾,必须百万两白银,但是就算你把皇帝
圣旨拿到陕西,也换不来
两银子,因为没有白银,所以无法赈灾。
好,下
个问题,为什
没有白银。
先纠正下,不是没有白银,而是白银不够。
为什白银不够?
据统计,光是甘肃陕西,就有几万人指着驿站过日子。
崇祯二年(1629),驿站没。
之前
这个问题到此为止,多余话就不说
,你只要知道,崇祯同志是想赈灾
,之所以赈灾不成,是因为没有钱,之所以没有钱,是因为没有白银,之所以没有白银……
当然,之所以西北先闹起来,除去天灾、银祸外,还有点地方特色。
西北带,向来比较缺水,比较穷困,比较没人理,外加地方官比较扯淡,所以这个地方
人,过得比较苦。
生活艰苦,饭都没处吃,自然没条件读书。
没条件读书,自然考不上功名,考不上功名,自然没官做。
这是个很复杂经济学问题,
不太想讲,估计人也不太想听。但不讲似乎也不行,简单说两句。
用大家都能明白话说,就是白银有限,朝廷用掉
两白银,未必能挣回来
两,加上
国人民,素来以勤俭节约闻名,许多人拿到真金白银,不喜欢花,要
存在家里,要
溶掉,做几个香炉、人像之类
,还能美化环境,所以市场
白银越来越少。
更重要是,明朝
商品经济实在太过发达,经济越发达,需要
白银就越多,可是白银就那
多,所以到最后,白银就不够用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有
个通称——通货紧缩。
知道,有人会提出这样
问题——为什
不用纸币?
很好,如果你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很聪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