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他就再也没有消停过。
万历十年,他又跑到缅甸,把当地人打
个落花流水,并被升为游击。之后他挥舞大刀,听从祖国召唤,哪里需要就往哪里砍,全国各地都留下过他
身影。到朝鲜战役前夕,他已升任参将。
仗虽然打起来,却没他什
事,也没人想用他,于是大刀兄坐不住
,自己提出申请,希望带兵去朝鲜打仗。朝廷
想,反正这人闲着也是闲着,就派他去
。
刘綎运气不错,刚到朝鲜没多久就升
官,当上
副总兵,但在这次战争中,他却并非主角,因为他资历太浅,而且上面还有
个更猛
李如松,所以在朝鲜
这几年,他很少承担主战任务,基本上是配合吴惟忠、查大受等人作战。
到万历二十三年,明军撤军时,他奉命留守朝鲜,帮助朝军训练部队,当上教官,直至再次开战。
【刘大刀】
第个到达目
地
,是西路军,主帅刘綎。
刘綎,字子绅,江西洪都(今南昌)人。应该说,他是个名副其实
猛人。
刘珽父亲叫做刘显,是明军
高级军官,而且经常领兵出战,基本上没怎
在家呆过。但值得夸奖
是,虽然他长期不在家,刘珽
教育辅导工作却
点也没耽误——刘显打仗,是带着儿子去
。
自幼出入军营,吟诗作对基本上是不可能,每天见惯砍砍杀杀。有这样优良
家庭教育打底,刘珽很早就体现出
武将
天赋。他不但勇猛善战,而且力大无穷,用
兵器也很特别——镔铁大刀。
现在,他机会终于到
。
在当时赴朝明军中,有三支公认战斗力最强
队伍,他们分别是李如松
辽东铁骑、吴惟忠
戚家军,以及刘綎
车军。
作为武将世家子弟,刘綎也有支隶属于自己
特殊部队——车军。它没有辽东铁骑
迅猛,也不如戚家军善战,却被日军认为是最难应付
军队。
车军,共计五千余人,以川人为主。与辽东铁骑和戚家军不同,它是支混
所谓镔铁,到底是啥成分,已经无人知晓,但它重量,史料上是有记载
:
百二十斤。
当然,
百二十斤
大刀也不算太重,只要身体还行,练
练也还举得起来。不过刘綎同志不光举,而且用,其具体用法,史料上是这样形容
——轮转如飞。
每次看到这四个字,都有不寒而栗之感。
在战场上用这种兵器,那真是想低调都不行,所以很快刘珽就出名,而且还有
个响亮
外号——刘大刀。
刘大刀不但手里家伙实在,人也很实在,说砍就砍,从不含糊。万历初年,刘显奉命去西南讨伐蛮族,大刀兄虽然才二十多,也跟着去
,并且在战场上表现活跃,勇猛无畏,立下
战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