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吃力不讨好
工作,职业前景也不光明,干
人自然越来越少。像
被人鄙视久,就会自己鄙视自己。许多武将为提高社会地位,纷纷努力学习文化,有事没事弄本书夹着走,以显示自己
“儒将”风度。
但这帮人靠打仗起家,基本都是文盲或半文盲,文言中有句十分刻薄
话,说这些人是“举笔如扛鼎”,虽说损人,却也是事实。
所以折腾来折腾去,书没读几本,本事却丢光,为
显示风度,军事训练、实战演习都没人搞
——怕人家说粗俗,武将
军事指挥能力开始大幅滑坡,战斗力也远不如前。
比如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三言作者)就曾编过这
个段子,说有
位武将,上阵打仗,眼看就要被人击败,突然间天降神兵,打垮
敌人。此人十分感激,便向天叩头,问神仙
来历和姓名。
神仙回答:是垛子(注意这个称呼)。
团,那真是平民没有,良民
不是。
有这大
实惠,所以他
部下每逢上阵,都特别能玩命,特别能战斗,跟疯子似地向前跑,冲击力极强。
地盘是自己,兵也是自己
,想干什
干什
,无法无天,对于这种人,今天
们有个通俗
称呼——军阀。
对于这些,朝廷自然是知道,可也没办法,那地方兵荒马乱,只有李成梁镇得住,把他撤掉或者干掉,谁帮你干活?
所以自嘉靖以后,朝廷对这类人都非常客气,特别是辽东,虽然万历十九年(1591)李成梁退休,但他
儿子还在。要知道,军阀
儿子,那还是军阀。
武将再叩首,说何德何能,竟然能让垛子神来救
。
垛子神却告诉他:你不用谢,
只是来报恩
。
武将大惊:何曾有恩于尊神?
垛子神答道:当然有恩,平日在训练场,你从来没有射中过
箭(从不曾
箭伤
)。
真是晕死。
而作为新代
军阀武将,李如松更是个难伺候
人物。
在明代,武将是个很尴尬
角色,建国之初待遇极高,开国六公爵全部都是武将(李善长是因军功受封
)。并形成
个惯例:如非武将、无军功,无论多大官,做
多少贡献,都绝对不能受封爵位。
所以张居正虽位极人臣,干到太师,连皇帝都被他捏着玩,却什爵位都没混上。而王守仁能混到伯爵,只是因为他平定
宁王叛乱,曾立下军功。
但这只是个特例,事实上,自宣德以来,武将地位就大不如前
,这倒也不难理解,国家不打仗,丘八们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
。
武将逐渐成为粗人代名词,加上明代
体制是以文制武,高级武官往往都是文科进士出身,真正拿刀拼命
,往往为人所鄙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