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总督不是地方*员,而是中央派驻地方工作领导,工资、户口都挂在中央,比如张经,原先是都察院右都御史,此次是挂衔下派,而赵文华只是奉命出差,干点临时工作。
论资历就更没法说,张经兄十七年前(嘉靖十六年)就已经是副部级兵部侍郎,而那时赵文华却只是
个小小
正处级刑部主事。大家同在京城里混,互相知根知底,高级干部见得多
,眼界自然比地方干部高得多。
老子是二品正部级、两省总督,你小子不过是个三品副部级侍郎,竟敢在老子面前耍威风,你算哪根葱?
同理,中央都察院正四品右佥都御史,浙江巡抚李天宠也不愿买赵文华帐,每天管他三顿饭,就盼他早点滚蛋。
然而事实证明,赵文华确实算根葱,还是根大葱,你们敢欺负,
就让
爹来收拾你们!
严嵩之所以能够肯定那份奏疏上两个人必死无疑,是因为整治这两人
幕后黑手正是他。
这两个人分别是闽浙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
而这两位位高权重封疆大吏之所以会人头落地,只是因为
个无聊
人,去出
趟无聊
差。
嘉靖三十二年(1553)十月,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正部级*员张经,被任命为总督前往浙江,他肩负着
个特殊
使命——抗倭。
不久之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天宠,奉旨来到浙江,取代驻守当地王忬(王世贞
父亲),成为
新
浙江巡抚,张经
下级。
他爹就是严嵩,虽然他姓赵,严嵩姓严,但所谓有奶就是娘,有权就是爹,不必奇怪。
严嵩之所以支持干儿子赵文华,是因为当年他当国子监校长时候,赵文华是他
学生。而据他观察,这位学生虽然没有什
能力,却很能拍马屁,很听话,于是他安插赵文华去
通政司。
严嵩是不做慈善事业,他让赵文华当通政使,其中有着
这两位仁兄都察院出身,合作得也还不错,面对着日益严重倭寇之乱,尽心竭力,日夜勤勉。
就在他们埋头苦干时候,嘉靖三十三年(1554),另
个人也来到
浙江,他就是通政司通政使兼工部右侍郎,副部级*员赵文华,可这位兄台既不是总督,也不是巡抚,之所以千里迢迢跑来这里,除
观光旅游外,倒也背负着
个特殊
使命——祭海。
让你去祭海,你就老老实实地祭海,完事后带点土特产回京也就行,可赵侍郎却偏偏是个有抱负
人,他对倭寇产生
极大
兴趣,也想掺和
把。
般说来,京城
领导要亲临指导,地方*员高兴还来不及,可是张经总督却不买他
帐,对他不理不睬,十分冷淡。
原因很简单,张经官比他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