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朱还在,他定会把王振这小子抓起来,剐上三千刀再让他死,可时代不同
,也实在不行
。
大家第二天上朝,看见开国皇帝手迹突然没有
,却都保持
集体沉默,他们都知道是谁干
,到最后却成
打死
也不说,打死
也不管。
朝政如此,多言何用?!
但就在王振气焰滔天之时,也有个人就不买他
帐,而这个人也实在不是等闲之辈,虽然吃
点亏,但王振终究还是不能把他怎
样。
事情经过是这样
,正统六年(1441),当时太祖太后已经病危,无法再训斥王振,三杨也无能为力,王振实际上已经控制
朝政大权,所有外地巡抚*员回京都要照例孝敬王振
些金银财宝,多少倒无所谓,但总得意思
下,表示对这位死太监
尊重。
次到王振家中探望。在明代,大臣们都留有胡须,而王振没有胡须(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但当他见到王祐时,才发现这位大臣也没有留胡须,便问他原因。
王祐先生是这样回答他:(以下内容可能引发呕吐,请先做好思想准备)
“老爷没有胡须,儿子怎
敢留呢?”
在看来,王祐先生真正达到
无耻无界限
境界,无耻到祖坟上都冒青烟。
正是有这些无耻之徒
帮助,王振在朝廷内
势力越来越大,他排除异己,利用杨士奇儿子杀人
事件,攻击他教子无方,最终打垮
这位四朝老臣,之后他又陆续诬陷户部尚书刘中、祭酒李时勉等不服从他
大臣,并把他们赶出
京城。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此人从山西巡抚回来,别说金银,连陈醋都没带回来瓶。王振气得七窍冒烟,大发雷霆,当即把这个人关
起来。
王振是个做事偏激
人,对于这种明摆着不给面子
人,他是不会留情
,他本已准备编织罪名,把这个人干掉。但出乎他意料
是,这个人似乎很有背景。
不但地方上官僚老百姓帮他说话,连朝中重臣杨士奇等人也为他求情,甚至某些
此时王振,内得皇帝信任,外有打手帮忙,独掌大权,鱼肉百官,可谓风光无限,成为
明朝开国以来最有权势
太监。
大权在手王振并不满足,他决定做
件前人不敢做甚至不敢想
事情。
五十年前,朱元璋先生为防止今天王振现象
出现,特地在宫门口立
面三尺高
铁碑,铸上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可是正所谓人走碑凉,谁写,立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
是有没有人管,有没有人执行,到
王振当权,这块碑文就被当成
贴在墙上没人管
奖状,再也无
人理睬。
大家不理,王振却不样,他总是觉得这玩意太刺眼,于是便命人移走这座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