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朱棣便煞费苦心地演出好戏。
他把文武百官集合到午门,用阴沉眼光扫视着他们,怒斥耿通
罪行(好像也没什
罪行),最后斩钉截铁地说道:像耿通这样
人,
定要杀(必杀通无赦)!
如此杀气腾腾,群臣无不胆寒,但大臣们并不知道,这场戏高潮还没有到。
耿通被处决后,朱棣集合大臣们开展思想教育,终于说出他演这场戏最终
目
:
“太子犯错,不过是小问题,耿通为太子说话,实际上是离间们父子,这样
行为绝对不能宽恕,所以
定要杀
他(失出,细故耳……离间
父子,不可恕)!”
很多近臣侍卫,并让这些人不断地说太子坏话,而自永乐七年后,由于朱棣要外出征讨蒙古,便经常安排太子监国(代理国家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精于权术
朱高煦终于等到
个最佳
进攻机会。
朱高煦聪明过人,他跟随朱棣多年,深知自己这位父亲大人虽然十分精明且长于权谋诡计,却有
个弱点——多疑。
而太子监国期间,正是他这种弱点爆发
时刻,因为他多疑
根源就在于对权力
贪婪,虽然由于出征不得不将权力交给太子,但这是迫不得已
,朱高煦相信,所有关于太子急于登基,抢班夺权
传闻都会在朱棣
心中引发
颗颗定时炸弹。
朱高煦策略是正确
,他准确地击中
要害,在身边人
蛊惑下,不容权力有失
朱棣果然开始怀疑
向老实
太子
用心。
永乐十年(1412)九月,朱棣北巡回京,对太子搞次突然袭击,审查
其监国期间
各项工作,严厉训斥
太子,并抓
大批太子身边
*员,更改
太子颁布
多项政令。
至此终于原形毕露。
耿通无非是说太子没错而已,怎扯得到离间父子关系上,这个帽子戴得实在不高明却也说出
朱棣
真意:
朱高炽,老子还没死呢,你老实点!
太子地位岌岌可危,太子党被打下去批,朱高炽本人经过这场打击,也心灰意冷,既然让自己
朱棣这种没事找事
找茬行为让大臣们十分不满,他们纷纷上书,其中言辞最激烈
是大理寺丞耿通,他直言太子没有错,不应该更改(太子事无大过误,无可更也)。
但直言耿通却绝不会想到,他
这
举动可正中朱棣下怀。
耿通算是个做官没开窍人,他根本不懂得朱棣这些行为背后
政治意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人家本来就是来找茬踢场子
,不过随意找个借口,是直接奔着人来
,多说何益!
朱棣却是个借题发挥
老手,他由此得到
启发,决定向耿通借
样东西,以达到自己
目
。
这样东西就是耿通脑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