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秀才便笑道:“这个问题有点大,先生想要答得好,就得稍微多想想。”
齐静春便点头道:“恳请先生快些
远远不止。
知道人心善恶又如何,他崔东山先生,早就是走在那与己为敌道路上,知道,其实也就只是知道,裨益当然不会小,却依旧不够大。
老秀才真正良苦用心,还有希望多看看那人心快慢,延伸出来万千可能性,这其中好与坏,其实就涉及到更为复杂深邃、好像更加不讲理善善生恶、恶恶生善。
这就又涉及到早年桩陈芝麻烂谷子旧事。
当年齐静春再也不愿与师兄崔瀺下棋,就跑去问先生,天底下有没有种棋局,对弈双方,都可以赢。
何后来又造就出场书简湖问心局,试图再与齐静春拔河场分出真正胜负?
还不是看中他崔东山先生,其实走着走着,最终好像成个与他崔瀺才是真正同道中人?这岂不是天底下最有意思事情?所以崔瀺打算让已死齐静春无法认输,但是在崔瀺心中却可以正大光明地扳回场,你齐静春生前到底能不能想到,挑来挑去,结果就只是挑另外个“师兄崔瀺”而已?
到时候崔瀺便可以讥笑齐静春在骊珠洞天思来想去甲子,最终觉得能够“可以自救并且救人之人”,竟然不是齐静春自己,原来还是他崔瀺这类人。谁输谁赢,眼可见。
老秀才先前为何要将崔老王八蛋瀺,与崔东山魂魄分开,不也样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崔瀺知晓他之所念所想,依旧不算全对?
大概这就是臭棋篓子老秀才,辈子都在藏藏掖掖、秘不示人独门棋术吧。
当时老秀才正在自饮自酌,刚偷偷从长凳上放下条腿,才摆好先生架子,听到这个问题后,哈哈大笑,呛好几口,不知是开心,还是给酒水辣,差点流出眼泪来。
当时个傻大个在眼馋着先生桌上酒水,便随口说道:“不下棋,便不会输,不输就是赢,这跟不花钱就是挣钱,是个道理。”
左右当时正提防着傻大个偷喝酒,他答案是,“棋术足够高,赢棋,却能输棋输得神鬼不知,就都算赢。”
崔瀺坐在门槛上,斜靠大门,笑眯眯道:“不破坏规矩前提下,只有棋盘无限大,才有这种可能性,不然休作此想。”
当时屋子里那个唯站着青衫少年,只是望向自己先生。
而那出身于藕花福地裴钱,当然也是老秀才无理手。
崔东山喝过碗酒,夹筷子酱菜,确实稍稍咸点,先生做生意还是太厚道,费盐啊。
观道观。
道观道。
老秀才希望自己关门弟子,观只是人心善恶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