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羡阳无言以对。
老人又说道:“年轻人就莫要如此暮气沉沉,要朝气勃勃,敢说世道有哪些不对地方,敢问道理有哪些不好地方,敢想自己如何将书上学来道理,拿来裨益世道。”
刘羡阳点头道:“晚辈争取做到。”
老人感慨道:“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们这些老人,便要觉得光阴总是不够用,教书先生当得还不够。”
刘羡阳叹口气。
两人经常见面,老人说自己是教书先生,由于醇儒陈氏拥有座书院,在此求学治学之人,本来就多,来此游历之人,更多,所以认不得这位老人,刘羡阳并不觉得奇怪。
刘羡阳发现今天老先生,好像有些不太样,不像以往那般经常询问自己求学进展,是否有章句疑惑,老先生曾说学问未深,便嚷着不拘章句,脱去章句,不太妙,若是学问渐深,癖在章句,空守章句,也不妥,世间学问,到底是需要循序渐进。
老儒士站在崖畔,眺望江河,沉默许久,转头问道:“刘羡阳,你觉得醇儒陈氏家风与学风,如何?”
刘羡阳有些讶异,这是自己与老先生第次见面时老问题,不知道老先生为何还要再问。
刘羡阳依旧是差不多答案,“好。”
打成滩烂泥。
只不过距离他这位小师兄最好预期,还是有着不小差距。
人身即天地,道人修大道,怎天地与清净两个天大说法,意思就这般小吗?
陆沉越琢磨就越不开心,便气呼呼从签筒当中捻出支竹签,轻轻折断。
那位小师弟,便被好似被飞剑拦腰砍断般,没死,半死而已。
老人笑道:“别叹气,运气会跑掉。”
刘羡阳愣下,还有这讲究?
老人大笑道:“小时候,家中长辈就是如此吓唬。”
刘羡阳觉得挺好玩。
记忆中,陈平安就从来不会长吁短
老先生便问,“好在哪里?”
刘羡阳笑道:“好在有用。”
老先生点点头,“那真是不坏。”
刘羡阳轻声问道:“老先生先前在想什?”
老人笑道:“上年纪老人,总会想着身后事。”
毕竟是身怀三件白玉京仙兵至宝小师弟嘛,哪有这容易死。
又个陆沉出现在断成两截都还能挣扎小师弟身边,蹲下身,笑道:“小师弟,加把劲,将自己拼凑起来,肯定能活。”
至于路边算命摊那个陆沉,笑逐颜开,伸出手,递向位已经落座少女,“贫道精通手相,测姻缘之准,简直就是那月老拜把子兄弟。”
南婆娑洲醇儒陈氏大河之畔,水边石崖上,刘羡阳第次发现那位老儒士比自己更早站在上边。
走上石崖后,刘羡阳作揖行礼,喊声老先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