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是在太大。
虽说确实别很多年,可老儒士还是很难将眼前这个身材修长、容貌清雅年轻男人,与当初那个竹箱少年形象重叠在起。
倒是当年那个“鸾鸾”,
赵树下关门,领着陈平安起走入宅子后院,陈平安笑问道:“当年教你那个拳桩,十万遍打完?”
赵树下有些赧颜,挠头道:“按照陈先生当年说法,遍算拳,这些年,没敢偷懒,但是走得实在太慢,才打完十六万三千多拳。”
陈平安问道:“可曾有过对敌厮杀?或是高人指点。”
赵树下摇头道:“不曾。”
陈平安释然,若是赵树下有过多场生死线磨砺,拳意娴熟,打磨得没棱角,出拳就会越来越快,这多年下来,怎都不该只有十六万拳,可如果没有,那就只能是缓缓出拳,滴水穿石,拳桩自然很难走得快起来。但是这种慢,陈平安不担心,拳意在身,就像老嬷嬷递过来那碗酒,只要端得平,酒水怎都跑不掉,点点滴滴,拳意都在身上。可如果是心思懈怠,那拳意就会轻浮,酒水四溅,浑然不觉,以后就很难熬过三境那道大关隘,武夫破三境瓶颈,从炼体三境跻身炼气三境,极难,陈平安吃过大苦头,朱鹿当年就是自己熬不过去,靠着杨家药铺药膏才堪堪破境,而杨老头新收女弟子,就是全靠自己熬过去,然后同样是女子武夫,却有云泥之别武学前程。
灵气再多,也不是他可以分杯羹。
陈平安去彩衣国胭脂郡,在城门那边递交关牒,是份让魏檗弄来崭新户籍谱牒,当然还是大骊龙泉郡人氏。
路询问,总算问出渔翁先生宅子所在地。
是条唯有雨声静谧小巷。
陈平安叩响门环。
赵树下带着陈平安到僻静后院,儒衫老人和位眉眼灵秀少女并肩站在檐下。
赵树下笑道:“陈先生来!”
陈平安摘斗笠,抱拳笑道:“见过渔翁先生。”
然后望向岁数刚刚能算是少女赵鸾,“鸾鸾,好久不见。”
满头白发老儒士时间没敢认陈平安。
很快走出位神色木讷瘦高少年,见到陈平安后,少年犹豫不决,似乎不敢确定陈平安身份。
陈平安笑着打招呼道:“赵树下。”
少年惊喜道:“陈先生!”
陈平安点点头,打量下高瘦少年,拳意不多,却纯粹,暂时应该是三境武夫,但是距离破境,还有相当段距离。虽然不是岑鸳机那种能够让人眼看穿武学胚子,但是陈平安反而更喜欢赵树下这份“意思”,看来这些年来,赵树下“偷学”而去六步走桩,没少练。
少年正是当年那个手持柴刀死死护住个小女孩赵树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