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帮着阴物鬼魅完成那百般千种心愿,再就是曾掖和马笃宜负责粥铺药铺事,只不过梅釉国还算安稳,做得不多。
天下大乱,世道不好,老百姓们懵懵懂懂,惶惶恐恐,却无可奈何。
陈平安他们在处荒郊野岭溪涧旁,遇到件咄咄怪事,伙落草为寇剪径强人,竟然对着个躺在水中巨石上中年道人,愁眉不展。
皮包骨头中年道人,出身朱荧王朝道家旁门,如今是洞府境修为,原本觉得世道乱,作为道士,就该下山救济苍生,不曾想遇到个精通相术麻衣术士,确实是个高人,结果给他看相,说他是个命中早夭、饥寒生可怜人,中年道士悲恸不已,便开始等死。
那伙从石毫国流窜入境
衫仗剑,就定是剑仙。”
他们纷纷上马,继续赶路过关。
梅釉国还算安稳,可是邻近石毫国却乱成锅粥,先前有位与自家门派世交之谊石毫国骨鲠清官,寄出封密信,说是石毫国位擅权宦官,想要对他斩草除根,牵连无辜。那位在石毫国庙堂与“文胆御史”齐名清白忠臣,在信上坦言,他愿意留在京城,为国殉葬,好教大骊蛮子晓得石毫国还有几个不怕死读书人,但是希望他们这些江湖朋友,能够护送地方上家族子弟,去往梅釉国避难,那他就可以安心上路。
过留下关,马蹄踩在地方,就是石毫国疆土。
那位*员在信上,有句话,笔迹极重,让这位江湖老武夫与师兄弟们传阅时候,皆感慨不已,所以他此次带着弟子们以身涉险,纵马江湖,义无反顾。
“韩氏醇厚,历代天子重文豪,养士两百年,不曾亏待读书人,辈书生,也不可以人人愧对韩氏。”
老者坐在马背上,心中唏嘘,大骊铁骑如今亦是对梅釉国大军压境,天大地大,给老百姓找块安身之地,给读书人找个安心之处,就这难吗?
这位见惯腥风血雨、起起伏伏老江湖,内心深处,有个不可告人念头,大骊蛮子早点打下朱荧王朝便好,大乱之后,说不定就有大治之世契机,不管如何,总好过大骊那几支铁骑,好像几把给朱荧藩属国崩出口子刀子,就直在那儿钝刀子割肉,割来割去,遭殃受罪,还不是老百姓?别不提,大骊蛮子对待马蹄所及各国疆域,沙场上毫不留情,杀得那叫个快,可是真要把眼光往北移移,这几年整个硝烟渐散宝瓶洲北方,无数逃难老百姓已经陆陆续续返籍,回到故土,驻守各地大骊文官,做不少还算是个人事情。
只是这种注定说出口就是错混账话,老人就只能自己用口口老酒,浇上浇。
那边,三骑驰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