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修行,为轻王侯慢公卿,为证道长生不朽,为挣脱天地大牢笼,这位小道观观主,却是为能够多活几年,好多看些书。
三教百家圣贤书籍,都要看遍。
虽然陈平安行人,当下算是借住在大泽帮屋檐下,可是竺奉仙次都未登门跟陈平安套近乎,只是观礼当天清晨,才招呼陈平安起登山,去往山巅金桂观。
登山途中,竺奉仙与陈安并肩而行,所聊之事,不过是青鸾国风土人情。
到金桂观门口,许伯瑞笑迎上来,将竺奉仙和
说道:“不然也加入这个局,让青鸾国佛道之辩,干脆变成场小小三教之争?”
侯正这次回复极快,头也不抬,淡然道:“不行。”
周巨然巴掌拍在桌上,“掌柜,还要重辣!”
在书院贤人和君子对坐吃片儿川时候,就在这座京城不远处,有座名声不显小道观,观主是位中年道士,在青鸾国籍籍无名,如果只是作为修行中人,实在不值提,这位观主连中五境练气士都不是,比起青鸾国那些动辄千年、数百年悠久历史古老道观,这座白云观,建造不过百余年,京城风水宝地,早就被那些“前辈”道观寺庙先到先得,给瓜分殆尽。
好似豆腐块大小白云观,不得不紧挨着处闹哄哄坊市,观内倒是还算有几棵古树,可就这点勉强拿得出手,又给白云观惹大麻烦,附近坊市稚童喜欢放纸鸢,经常缠挂在观内大树上,所以隔三岔五就会有妇人汉子领着哭哭啼啼自家孩子,在白云观外边骂完街,再冲进去道观,训斥那些畏畏缩缩小道士,叫他们架梯爬树取回断线纸鸢,拿回纸鸢,孩子们破涕为笑,耽误手头事务大人们,大多依旧骂骂咧咧,免不要撂下几句这些碍事破树早早砍劈柴烧。
那位形容枯槁中年观主,其实每次都会从书斋里走出,只敢愁眉苦脸地偷偷站在远处,由着师弟或是自己弟子挡灾。
有次自家小道童偷偷跑出去,跟相熟街坊孩子起放那纸鸢,不小心也给挂在树上,天人交战番,实在心疼那只纸鸢,仍是硬着头皮跟道观说,结果总算给师父观主逮着出气筒,打得差点屁股开花,不过当天小道童就笑开花,原来是他住处被窝里,不知怎多出个眼馋许久瓷娃娃,让他与其他道童显摆很久。
这会儿已是沉沉暮色,中年道士在小书斋内抬起头,长久专注凝视书籍文字,使得他眼睛微疼。
书斋四壁,其中两面到顶书架子上,除整套浩如烟海道藏,其实还夹杂有不少佛经和儒家经典。
中年道士都已仔细看完,仅是这些年读书心得所写小楷文稿,就有九十余万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