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韫转头道:“老韦,你可千万别掉以轻心,你们皇帝陛下捅这大个篓子,现在事态很复杂,除之外,家族内好像还会有人暗中潜伏,而且修为绝对不低。”
韦谅笑而不言。
姜韫有些无奈,“小小个青鸾国,就敢举办佛道之辩,而且故意折腾出这大阵仗,唐氏皇帝不解三教之争凶险,老韦你会不清楚?们云林姜氏,当初是怎迁徙到宝瓶洲?这次离开蜂尾渡,路上专门挑些热闹地方,说句不夸张,如今满大街练气士,地方上犹然如此,更不用说你们京城,你们是真不怕啊?”
韦谅将只木盒放在桌上,打开后,顿时寒光盈室,他从木盒中抽出把“文-刀”,微笑道:“你是因为师承关系,所以会对山泽野修怀有份同情,可不会如此,春末之前,只要是有案底在散修,不管是在青鸾国境内犯事,还是在别处,会捞网数次,是死是活,规矩行事,颗老鼠屎尚且能够坏锅粥,更何况是窝窝入境蛇鼠。”
名人雅士书案文-刀,虽是蕞尔小物,可却是被视为“君子武备
如潮,传言这位大都督负笈游学之时,与数位世交好友起入山访仙,他被樵夫误认为是谪仙人,磕头便拜,惊呼神仙。
此次青鸾国京城举办声势浩大佛道之辩,韦都督就会赴京负责京师安危,准许带兵六千精锐北上,驻扎在京畿重地!
唐氏皇帝对此人倚重和信赖,可见斑。
以至于江湖上有些捕风捉影小道消息,说是君臣二人有那断袖之好,要知道这次佛道之辩,云霄国严氏、庆山国何氏两位君主都会来到青鸾国京城,而韦都督带兵北上事,能够让两位别国君主视为平常,并未反悔,更是桩怪事。
这天,大都督府来位登门拜访魁梧青年,没有惊动外人。
大都督韦谅在书房内待客,韦谅如今才三十多岁,生得玉树临风。
韦谅身居高位,但是对那位青年却很随意,既不是略带疏远客气,也不是刻意热情,而那位魁梧青年显然与这位大都督也是旧识,没有跟韦谅相对而坐,而是站在书架下,翻翻捡捡。
韦谅笑道:“姜韫,看来家族对你青眼相加啊,愿意将此事交付给你。如此来,倒也省心省力,到时候在明,你在暗,相信这场春末佛道之辩,不会有太大风波。”
魁梧青年正是蜂尾渡住在小巷尽头那位,大概是离开半个家乡仙家渡口,将腰间炼化为本命物铁链“腰带”施展障眼法,免得在城镇市井惹来侧目。
名为姜韫青年随手翻阅本书籍,旁白注解极多,密密麻麻,而且黑墨、朱墨相杂,显然这本书,大都督韦谅不止看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