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近之沉默片刻,等到走远铺子,她才轻声笑道:“簪子真是那位啄玉大家之作,别说三百两银子,五百两都值得入手珍藏,而且此人推崇玉质不佳者不治,你这簪子材质极佳,好到让他认为是‘美玉材质最佳者,锟?刀不敢落在美人脸’地步。只是世间美玉,好不好,大家都看得出来,具体有多好,就难说,何况各人趣味不同,很难有个定论。”
朱敛笑着点头,不知是赞赏姚近之学识,还是认可那位啄玉大家对待美玉态度。
陈平安将锦盒收入袖中
巷路上,给陈平安解释其中缘由,郡守是姚家边军出身,机缘巧合,退出边军后,开始在地方上仕途攀爬,听客栈三爷说当年是个很有志向年轻人。
走入街道极长孩儿巷,各色铺子都有,除正儿八经店铺,还有好些个包袱斋,穷酸秀才模样,多半是家道中落,鬼头鬼脑,多半是包袱中物件来路不正,走旁门路数,或者干脆就是梁上君子。
街上这些上不得桌面包袱斋交易,陈平安觉得很有意思,双方有买卖意向后,便去往个僻静角落,也不嘴上谈钱,只在大袖之中比划价钱,姚近之笑言此举被戏称为“笼中对”,除关于象征铜钱、银子独有手势之外,数字也有讲究,食指窝成钩形就是九,食指中指相叠为十。
在这条孩儿巷,陈平安三人各有收获,除裴钱。
姚近之得偿所愿,购买堆历朝历代古老铜钱,被誉为名泉,价格有高有低,这没什,当姚近之在座小铺子找见几块瓦当,有饕餮纹,写有吉祥语,还有整套四神瓦当,哪怕隔着帷帽白纱,陈平安都能感受她惊喜。
出门后她便多出只包裹,陈平安说句帮忙背客气话,姚近之赶紧拒绝。
朱敛买两本披着志怪外衣才子佳人小说。
陈平安则买枚白玉螭龙发簪,素身,并无篆文,龙纹简洁流畅,陈平安见钟情,却觉得有些贵,掌柜竟然开价八十两银子,说这是前朝位制玉大家手笔,只是没有落款而已,不然三百两都不卖。若是大隋求学那会儿,陈平安掉头就走,今天之前,咬咬牙还是会买下。
好在姚近之上去番言语,给砍价砍到三十两银子,大致意思是自己就收藏有那位大家件传世玉雕,是株水仙花,那才叫玲珑奇巧,对于此人雕琢手法,她再熟悉不过,又对螭龙玉簪材质通贬低,说得掌柜哑口无言,悻悻然给那位大家闺秀腰斩价格,将玉簪卖于陈平安。
出铺子,陈平安拿着小锦盒,先谢姚近之帮忙杀价,然后忍不住苦笑道:“给姚姑娘这说,怎觉得这支簪子,三十两银子都不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