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这拿,差点就酿成大祸,之后少年有次在家塾求学时,拿出来放在手心摩挲
书珍贵,家规不但禁止持烛上楼,不许拿书外出,许多孤本善本木匣,都贴有封条,而且不许任何人擅自打开。
今天少年有些悲愤,心中积郁,来此其实不为看书,只是想要找处清净地方散心。
对京师所有学子召开县试、府试两次大考,少年都过,获得童生身份,可是成绩并不突出,所以没有成为秀才,只是有资格参加院试,这让他对娘亲很是愧疚,同参与县府两试两位兄长,都举成为秀才,素有神通美誉少年虽然有些疑惑不解,不知为何文章平平、学识远不如自己他们,成绩反而更好,他之前只当是自己临场发挥不佳,而两位嫡子兄长刚好表现更出彩,但是今天无意间听到两位醉酒兄长,说起县府两试门道,道破天机,竟是他们父亲私底下打点考官关系。
因为三人爷爷,曾是京城老礼部尚书,桃李满天下,主持过多次南苑国会试,京师县府两试主考官,见着他们爷爷,要分别敬称声座师、房师,这可是官场顶天大“师生”关系,少年坚信这等龌龊事,爷爷绝不会去做,定然是两位兄长那个父亲打着幌子,不惜有损家风,谋取私利。
这也就罢,少年虽是庶子,可生在世族高门,多少知晓些官场阴私,但是根据两位兄长得意洋洋谈论,那位长房大伯,为何要故意打压自己?摘自己本是囊中之物秀才功名?少年站在书楼顶层,看着那多书架和书籍,惨然而笑,偌大个享誉京城书香门第,除他这个庶出子弟,如今还有几个家族同龄人,愿意来此翻书读书?那多珍稀书籍,年复年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难道不可惜吗?
少年抬起手背,擦拭眼泪,“读书有屁用,狗屁庭前玉树……”
发过牢骚之后,少年还是开始找书看,院试还是要考,圣贤书还是要读,哪怕不为自己读书,不为自己考取功名,也不能让娘亲再失望,只是今天心情烦躁,他便想着先翻本经义之外书籍来看,路拣选书本,最后在书楼角落,挑出本近乎崭新文人笔札,然后少年愣下,他刚翻开扉页,就觉得有些不对劲,手指挑开页,发现里边竟然有枚钱币,与南苑国制式铜钱有些出入,篆文陌生,而且并非铜铁之钱,似玉非玉,晶莹剔透。
钱币夹在书籍之中,使得两张书页微微有些印痕,印痕处,刚好有句读书人都知道、却未必人人相信老话。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少年有些奇怪,犹豫很久,默默收入袖中,想着拿回去给娘亲看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