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变人间人很多。夫子、佛陀、轲浩然、莲生,他们都做过这样尝试,或者失败,或者还在路上,像酒徒和屠夫这样人不想人间改变,这本身也是种影响或者说改变,所有前提都是这些人强大。
有人可能从境界修为或实力上来说,不像屠夫那样深不可测,但样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因为他拥有深不可测强大意志。
遥远西荒深处,被那道悬崖囚墙包围无数万年幽暗地下世界,已经被个人彻底改变,燎原野火照亮天地与般若巨峰,也指明道路。
数年时间起义战争,已经完全改变地下佛国秩序,尤其是在初夏时分,右帐王庭援军,被支从葱岭悄然出关唐军偷袭,辎重粮草损失惨重,从那之后,便再也没有谁能够改变这场战争结局。
那座由天坑地底孤生巨峰间,已然烽火处处,掩映在青林里黄寺庙宇,很多已被火焰吞噬,那些连绵成片森林里,也多出很多灼伤疤痕,道树不存,无数条山道裸露在视野里,就像是无数道线正在徒劳地试图缝合什。
源,按道理来说,至少不会败势呈现如此之快,之所以如此,全部起因于……叶苏死。
因为叶苏死,新教如春雨后野草,蓬勃地生长,严重动摇道门统治根基,因为叶苏死,西陵神殿分裂,内乱纷争不休。
切切,似乎都只是因为观主个不理智决定。
但观主会做不理智决定吗?
再不理智人,都不会这样认为。
山道最前方,君陌手执铁剑,看着已然身受重伤七念,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往日里穿衣裳在战斗里毁坏,不知在哪里拣件僧衣,他新生头发依然灰白,所以没有蓄起,发茬极短,映照着远处火光,似尊佛。
不远处颗菩提树下,黄扬大师已然闭上眼睛远逝,做为名唐人,在书院与佛国之间不知如何自处,数年时间苦思,不知道在最后有没有得出答案,但没有人有资格说这是逃避,或者更应该理解为解脱。
七念浑身浴血,袈裟残破,神情憔悴到极点,他指着满山野火,指着那些渐渐化作灰烬寺庙,说道:“杀人灭佛,便是书院道
观海僧不会这样认为,宁缺也不会,他甚至已经隐约猜到事情真相,但他没有任何办法,只有这样被动地应着棋子——猜到观主想法,不代表能看透他布局,宁缺只能用最简单应对,去破解那复杂那个局面。
最简单便是生死,刀剑相隔,便是两个世界。
他只希望自己速度够快,快到观主成功之前,人间已然改变,那到时候,就算观主局成功,或者也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