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缺明白些什。
原来还真有可能,寻找到种手段召集能够与天地相抗衡人间之力,如果他能够寻找到那道力量,便能疏通惊神阵。
他来到雁鸣湖南岸,坐在霜草间,伸指
……
宁缺在长安城里四周行走,就像当年那个夏天,他悟符之初那般。
所以他再次来到万雁塔寺,登上万雁塔。
站在塔顶小窗旁,看着安静长安城,他请教道:“人思想,真可以变成具体力量吗?如果可以,需要经由怎样途径?”
“思想本身没有力量,但旦展现出来,便可能显现出某种力量,正如皇帝陛下圣旨,如果只是脑中个想法,便没有任何效力,只有当他说出来,或者用文字写在纸上,他想法才会拥有效力。”
因为篡改遗诏以及何明池事,大唐朝廷对南门观态度发生极大变化,道观之外隐藏着很多人,很是肃杀。
宁缺拾阶而上,走进南门观。
道观里道人们看见是他,不由很是愕然,然后上前行礼。
他是颜瑟大师徒弟,南门观道人称他为师兄。
宁缺摆摆手,示意众人不要理自已。
不齐,却非常专心,有趣之余令人心生感动。
眼看着国将破,家将亡,街巷之中依然有读书声。
依然能够听到唐律。
这种平静很令人感动,甚至令人敬畏。
因为这种平静里,有种力量。
黄杨大师走到他身旁,看着空中渐向南去最后群秋雁,说道:“你所问途径,如果等同于手段,语言便是手段,文字同样也是手段。”
宁缺说道:“信仰呢?”
黄杨大师说道:“信仰本身没有力量,需要个具体指向,当无数人信仰集中在那个指向上,力量便会体现在那个指向上。”
“佛祖严律诸弟子不立偶像,便是因为这点。”
黄杨大师看着他继续说道:“你师颜瑟当年曾经说过,每个人想法其实都是道符,只是太过弱小微渺,所以无法感受得到,而当所有人同时写道符时,这道符便有可能显现出来,甚至变成伟大。”
他个人走进幽静道殿,站在墙壁下,看着那些油彩绘成教典故事,还有那些像神话般传说,沉默很长时间。
把人间气息,转变成真实力量,宗教最擅长做这种事情。
这也就是所谓信仰之力。
虽然道门信仰之力,用于向昊天祈祷,贯通天地神人,和他现在想做事情截然相反,但他想看看能不能得到某种启发。
……
宁缺站在墙外,静静听着墙内读书声,听很长时间。
这就是人间气息,只是怎样才能让这种力量具象化?
……
……
皇宫之前南门观非常清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