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朝会正式开始。
李珲圆在确认皇姐说服宁缺之后,从被侍卫重重保护偏殿里走出来,坐到冰冷御椅之上,脸色却不免有些苍白。
御椅之后是方珠帘,李渔安静地坐在帘
……
……
漫长黑夜过去,清晨来临,长安城混乱已经渐渐平静,晨雾里隐约传来香烛味道,还能看到很多大臣身影。
今天不是大朝会日期,却要召开大朝会,所有人都知道因为什,那是因为皇后娘娘和六皇子已经回来,正在长安城外。
有些大臣,更是知道书院十三先生宁缺现在便在宫中,而且在宫中与公主殿下长谈夜,至于谈什内容,不问可知。
有想过,完全可以反过来,你们姐弟带着忠于你们大臣和军队,向皇后娘娘和六皇子表示效忠?”
“那以后怎办?那个女人定会杀死们!而且你不要忘记,她是魔宗人,就算说话,有很多大臣和将军,也样不会支持她!”
李渔说道:“知道你不甘心,你很愤怒,但已经狠狠地惩罚过陛下,明天朝堂上会颁布罪己诏……”
“狠狠责罚?打几个耳光?”宁缺看着她微讽说道。
李渔被他表情刺激不轻,哭泣道:“只有这个弟弟,他是手抱大,怎可能眼睁睁看着他去死?让你进长安城,冒险让你进宫说话,只是想求你放过他,难道这也不行?”
此时大唐面临着极为严峻局势。相形之下,遗诏真伪和皇位归属,真变成不重要事情。
正如李渔判断那样,从宰相尚书到长安城里普通百姓,所有人只希望双方能够尽快达成协议,不要让大唐陷入内乱。
*员们在确认宁缺和公主殿下长谈夜后,焦虑担忧心情终于平静些,没有宫廷流血夜,那说明至少这件事情可以谈。
即便是那些在何明池掀起混乱中侥幸活下来皇后派*员,腰身比往常挺更直,脸色更加严峻庄肃,却也理智地保持着沉默。
他们相信,就算书院不能让六皇子登基归位,至少也能为皇后娘娘和六皇子争取到足够补偿,而且对当日事情有所交待。
宁缺看着她脸上泪水,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些往事。
如果不是李渔,他也会回长安,却不见得能考进书院,如果没有她帮忙,要在部里拿到盖章文书,都不是那容易事情。
从某种角度来说,身前这个梨花带雨女子,改变他和桑桑生。
李渔流泪说道:“想想桑桑,她是被你从小抱大,就算她犯再大错,难道你忍心让她受到伤害?这个做姐姐,还不是样。”
“所以你直很疼桑桑。”宁缺若有所思说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