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预谋!
遭逢变故,黄宋濮却没有丝毫犹豫,继续领军奋勇向前,哪怕被两股龙象军在间隙中成功凿穿阵型,己方仅是中军大营就留有万精悍步卒驻守,绝无炸营隐忧。
旦双方拨转马头再度冲锋,隐藏在左营中
那支实力最接近王帐铁骑
数百重骑,只要趁机杀出,说不定就能将其中
股龙象军彻底击溃!
如果说左右两股北凉骑军冲阵充满
刁钻气息,那
双方中军
凶狠碰撞,就是毫不拖泥带水
硬碰硬。
先是黄宋濮那列轻骑加速穿过缝隙急速向前,丢掷标枪,这些轻骑皆是南朝边军中膂力出众之辈,五十步内,标枪之势,威力胜出马弓无数!
几乎是个照面,三百骑龙象军就当场坠马而死。
在这流州北部大地之上,兵力优势
北莽锋线自然而然更为漫长,密密麻麻如蝗虫过境。
黄宋濮接近两万嫡系亲骑逐渐与左右两翼骑军拉开两百步。
这两万骑娴熟形成十个大型横列,横列与横列之间相隔颇宽,大体上四列重骑在前,五列轻骑在后,唯独有列轻骑紧随第
列重骑之后。
黄宋濮麾下所谓重骑,是北莽草原
般意义上
精锐骑军,不是北莽那位老妇人视为国之重宝
王帐重骑,不是北凉脂虎渭熊这种名副其实
重骑军,而是不同于轻骑骑卒
简陋皮甲,所披挂铠甲多是鳞甲内垫牛皮,仿制于大奉王朝那支自诩为“甲马皆无双”
骑军装束,甲片相连如鱼鳞,重于锁子甲,
般马弓不能透甲,这类重骑军
战马偶尔也能披有少量皮甲,骑卒持长枪,腰佩战刀,也会有人搁置狼牙棒于马鞍上。
凉莽骑军之战已经进行二十余年,北莽并不适合以骑击步
那种聚散不定之策,面对知根知底
北凉边军,佯装撤退更是只会弄巧成拙。
但是北凉骑军第排锋线依旧齐头并进,人人脸色冷漠,畏死者先死!
不管天下其它军伍如何,这个道理,徐家将士从中原春秋路带到西北边塞,已经传承
足足四十来年!
这列北莽轻
就在黄宋濮麾下那列最前轻骑准备加速前冲,穿过重骑缝隙向前突进之时。
异象横生。
接下来本该是黄宋濮率先以那列轻骑用性命去阻滞北凉骑军冲势,然后交由身后四列重骑鼓作气凿穿敌方阵型!
但是原本齐头并进流州龙象骑军突然变阵,而且变得莫名其妙,位置居中
万骑竟然有意无意稍稍放缓冲势,左右两翼则在刹那间开始向两侧收拢锋线,迅速加厚阵型,然后不再刻意保留战马脚力,骤然加速,几乎是绕过
黄宋濮
中路大军,插入方向,恰好是衔接疏散阵型薄弱
三营交接地带,这就像是要当场斩断黄宋濮部主力之外
两条胳膊!
太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