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何,喝酒就是,咱们人杯,照样能让常侍大人去小解个四五六七次。”
陈望脸苦笑着抱拳讨饶道:“孙兄,莫要欺负同乡人啊,恳请孙兄把矛头指向吉甫,不然月天先生也行。”
范长后微笑道:“常侍大人,可不能仗着官帽子大,就这当着面祸水东引啊,有损朝廷体面。”
李吉甫望着言谈无忌三人,心底深处有些羡慕,自己虽然与身边这位既是皇亲国戚又是当朝重臣侍郎大人多有私下相聚,但他其实从来都不曾真正放开手脚,每次聚会返家,甚至都要翻来覆去细细思量,是否在某处措词上有何不妥有何失礼。这怪不得李吉甫患得患失,谁都清楚身为天子近臣第陈少保,在那小朝会上占据席之地,指日可待。而且相比般京官,李吉甫知道更多可靠内幕,离阳朝廷空悬数十年中书省,在齐阳龙入主后,可谓百废待兴,在门下省担任左散骑常侍陈望,虽然已是正三品高官,但极有可能在两年内就转入中书省,担任那至今尚未有人“坐实”中书侍郎职,三省六部侍郎并不少,但中书侍郎无疑是最有分量那个,不是翰林不获美谥是大势所趋,但这些规矩都管不着这位陈少保,三十岁出头中书侍郎,在武夫乱国旧离阳朝也许不算惊世骇俗,但是李吉甫敢断言这必是桩后无来者官场壮举。
赵右龄,殷茂春,晋兰亭,机关算尽,都在眼巴巴盯着那个“首辅”头衔。
但唯独陈望,是如此心不在焉和闲庭信步。
也许当时在场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祥符二年这场欣然亭聚会,在后世青史留下许多脍炙人口风流雅事。
被坦坦翁亲口赞誉为“董家子腕中有鬼神,见字如沐春风”书坛新秀,董巨然,写下千古名篇《欣然亭》,为齐阳龙破格提携年轻画师黄荃在礼部侍郎晋兰亭亲自为其铺开宣纸后,大醉酩酊,挥毫泼墨,画出幅当日就被皇帝陛下挂在在御书房《醉八仙》,而那首几乎夜之间便传遍京城《侠客走京华》,更是以孙寅起头,晋兰亭严池集宋恪礼陈望范长后高亭树在内总计六十四人,共同写就这首名动天下长诗。
当然这日欣然亭,岂能只有俊彦豪杰,而无动人胭脂?京城三位各有千秋花魁,纷纷登台,或舞或歌,尤其是曾经登评胭脂榜那名女子,被誉为声色双甲李白狮,那场独舞,堪称技惊四座。更让人啧啧称奇是李白狮在那日之后,就在太安城彻底杳无音信,消失得那般决绝,好像从未来过这世间般。事后有人根据她在宴会上只言片语,猜测是因为与位不知姓名剑客游侠相互爱慕,从此神仙眷侣逍遥江湖去。
无风吹雨打,风流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