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里,呵呵姑娘已经快要醒来,两个徐凤年尽人事,就站起身,飒然离去。
黄龙士见着两位远去,这才神情凝重起来,看眼天色,轻轻放下悠悠然睁眼闺女,站起身,自言自语道:“老夫信
身为忘忧之人徐凤年魂魄点点头。
黄龙士继续以手指做笔,用沙地做纸,写下第二句,可与人言无二三,鱼自知水寒水暖;不得意事常**,春不管花开花落。
借王小屏剑徐凤年魂魄,笑置之。
黄龙士迅速写下第三句,数无终穷,人无长厄。老人然后抬头望向徐凤年。
徐凤年点点头,又摇摇头。
他要张巨鹿不得善终,应该属于逆流而行,在野之民寒庶子弟,不断涌入庙堂,挤掉华族门阀位置,不是他可以力抵挡。前辈用二十年时间,铲翻春秋田地,师父李义山就赞不绝口。永徽末年,前辈第三次潜入北凉,跟陈芝豹见过之后,徐骁曾经暗中调动拂水社大半精锐和七百秋水轻骑,由禄球儿和徐偃兵亲自带队,势必要留下前辈,只是师父决意拦阻,才没有出动。”
“还有这回事?”
“嗯。”
“私下有很多人称赞老夫,但唯独李义山点评‘高世之志,超世之才’,才算语中。你可知道为何?”
“不知。”
黄龙士低头看着怀里那个从鬼门关转身而返小闺女,轻声道:“老夫曾经亲自用温华算计你,你不记恨?”
“怎会不记恨,只是仇分大小,报仇有先后,来不及报仇而已。”
“该是此理。”
黄龙士点头道:“先前说及某本书上诗词,就老匹夫王仙芝而言,已经算是老气凛盛横贯秋空,可他百岁高龄,又身为天下第人,到头来欺负个还没到而立之年后辈,终归不是厚道举动。”
提刹那枪赶赴战场那个徐凤年,温柔凝视着呵呵姑娘,“人人有人人活法,但有些根本道理是相通,只不过王仙芝有句话把所有话都堵死,他拳头硬,就可以不听别人道理。既然输,也就没有法子说理。”
闲谈中,两个“徐凤年”个鲸吞般吸纳呵呵姑娘体内劫数,个帮她灌输填补神意。
黄龙士微笑道:“不知无妨。在另外本书上,有个叫孔稚珪古人,写篇叫《北山移文》古文,其中八字,甚合心,‘风情张日,霜气横秋’,后世黄庭坚加以延伸,写下句,‘少年才华接贵游,老来忠义气横秋’。”
两位徐凤年都有些费解,但也没有去深思什。
黄龙士想想,伸出手掌抹平脚边黄沙地面,用手指写下十四字,侯家灯火贫家月,样元宵两样看。
老人随后喃喃自语道:“可谓旨味隽永,极见世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